基地重大项目

返回

11、琉璃河遗址与西周燕文化研究(2006年)

2010-11-10 

 

课题名称:《琉璃河遗址与西周燕文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葛英会(刘绪)

项目批准号:06JJD780002

项目状态:未结项(已延期)

 

燕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由于地处周王朝东北边陲——今北京地区,距周王朝都城——镐京最远,所以在西周众多的封国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武王将其封予地位显赫的召公而非他人当与此有直接关系。然而与其他主要封国相比,西周时期燕国的文献记载甚少,召公以下九世世系不明,史事不清。到惠侯,即约当厉王时才有少许记述,也就是说相当于西周早、中期之时的燕国历史,文献难以查考。有学者甚至曾怀疑燕国始封地未必在北京地区。基于这种原因,运用考古学材料恢复和研究燕国早期历史便显得至为重要。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作过不少工作,得知该遗址文化遗存主要属西周时期,既有城址,又有包括燕侯在内的各种等级的墓葬。城内还发现有夯土基址,出有陶范和甲骨文等重要遗物,已被学界公认是燕国早期都城所在地。在已知西周时期各遗址中,像琉璃河遗址这样既有城,又有诸侯级大墓,还有甲骨文等遗存发现者除近年有不少新发现的岐山周公庙遗址外,别无他处。如西周首都丰镐遗址,有井叔大墓而未见城址;晋国始封地天马-曲村以及卫之辛村、邢之葛庄等遗址亦然。而鲁都曲阜有城而未见诸侯大墓,而且该城的营造年代还未必早到西周。至于其他西周封国遗址的发现就更一般了。因此,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要探讨西周各诸侯国都城的各方面特征,琉璃河遗址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今后对其他西周大型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探讨中国早期城址的演变提供更多的信息。 除此之外,由于燕国处地偏远,其考古学文化面貌复杂,因而对西周燕文化的认识还有以下学术意义。

首先,在西周燕国范围,即今京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演变序列中,西周燕文化与当地故有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一直未梳理清楚,如“围坊三期”文化(或张家园上层文化)与西周燕文化是否同时?若同时,大约有多长时间?各自分布如何?等等。以往认识或歧见不一,或未予考虑。西周燕文化是一个已知点,因为在周初封燕之前,这里不会有周文化存在,只要有周文化因素出现就肯定属于周代。因此,通过对西周燕文化的认识,可以确定本地区此前考古学文化的下限,有助于解决西周燕文化与“围坊三期”文化(或张家园上层文化)的相关问题。同时对认识京津以北、以西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也有帮助。

其次,通过对西周燕文化的认识,由其文化因素的构成可以推测燕国族群的大致组合。据初步观察,西周燕国至少包括三大系族类:周系、商系和当地土著系。这反映了周王朝的统治模式和政策,对研究西周政治制度颇有意义。另外,通过对琉璃河西周燕文化的认识,由其文化特征还可进一步确定燕文化的分布范围,推求西周燕国的大致疆域。

再次,目前对燕文化的认识主要限于早、晚两端,早者即琉璃河遗址,学术界已普遍认为该遗址为燕国始封地,文化遗存主要属西周时期;晚者即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为燕国最晚的都城,主要属战国时期。至于春秋时期的燕文化遗存,仅有一些零星发现,详细面貌不清,甚至最基础的分期断代都未明确。对琉璃河燕文化的认识则必然涉及到这一问题,因为琉璃河遗址虽主要属西周时期,但其下限是否进入春秋时期,还未引起学界注意,本课题将予以考虑,并对春秋乃至整个东周燕文化进行分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