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外贝加尔、蒙古的新石器时代及早期玉器研究:俄罗斯学者北大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15-11-19 18:40:54  作者:刘瑞 艾婉乔等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浏览量:121  【字体:  

  2015 年10 月19 日,应李水城教授邀请,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共和国蒙古学、佛学、藏学研究所研究员娜塔莉亚· 岑杰诺娃(Natalia Tsydenova,现任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了《贝加尔地区与蒙古的新石器时代》和《贝加尔地区古代软玉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学术报告(后文已刊布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55(2015), pp.114-125)。现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以便国内学界及时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史前考古及最新研究成果。

 

  贝加尔地区与蒙古的新石器时代

    

  一、贝加尔地区

    

  贝加尔地区以贝加尔湖为界,分为西面的内贝加尔和东面的外贝加尔,后者又以雅布洛诺夫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贝加尔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始于19 世纪,如今仍活跃在该领域的学者有萨维利耶夫(N.A. Saveliev)、郭鲁诺娃(O.I. Gorynova)、瓦扎里乌斯基(V.I. Bazaliyskiy)、韦尔德尼科娃(N.E. Berdnikova)、韦别尔(A. Weber)等。

    

  1. 内贝加尔地区

    

  1955 年,奥克拉德尼科夫(A.P. Oklad⁃nikov)以墓葬材料为基础,将该地区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分为五期:辛斯基期(Khinsky)、伊萨科沃期(Isakovsky)、谢洛夫期(Serovsky)、基托伊期(Kitoisky)、格拉兹科沃期(Glazkovsky);1989 年,玛莫诺娃(N.N. Mamon⁃ova)和苏列尔日茨基(Sulerzhitsky)依据碳十四测年,将其整合为三期:基托伊期、伊萨科沃-谢洛夫期(Isakovo-Serovsky)、格拉兹科沃期。经过长期的讨论研究,学界普遍认为,辛斯基期属于中石器时代,基托伊文化于七千年前出现,沿续至新石器文化鼎盛期,其后才出现伊萨科沃-谢洛夫文化。

    

  不过,以遗址出土材料为基础得出的编年与上述分期结果不很吻合。考古学家依据出土陶器的特征及地层关系,建立的年代序列如下:1)网纹陶类型(7000—5000B.P.);2)哈伊廷(Khaitin⁃sky)绳纹陶类型(8000—5000 B.P.);3)卡扎钦斯克(Kazachinsk)类型(7500—5200 B.P.);4)波索尔(Posolsky)类型(6600—4500 B.P.);5)谢洛夫(Serovsky)点状篦纹陶类型(4500 B.P.以前);6)乌斯特-别尔斯基(Ust- Belsky)类型(4000 B.P.)。其中,网纹陶类型在基托伊文化和伊萨科沃-谢洛夫文化墓葬中均可见到。谢洛夫点状篦纹陶类型见于谢洛夫文化晚期的墓葬。其余四种类型的陶器主要见于遗址,文化属性还不清楚。

     

  上述陶器类型与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贝加尔地区新石器考古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托伊文化分布范围很广,从安加拉河上游到外贝加尔东部都能见到。安加拉流域的基托伊文化葬俗为:直肢葬(屈肢葬极少),死者身上撒赭石粉,有的墓内发现不完整的人或动物尸骨。该文化的遗物中极少见陶器。伊萨科沃-谢洛夫文化的墓葬以直肢葬为主,随葬网纹陶器(有些带耳器)。谢洛夫文化晚段出现点状戳刺纹陶器。

    

  2. 外贝加尔地区西部

    

  该区域以新石器时代初期(12000-8000B.P.)的丰富陶器遗存引人注目。乌斯特-卡林加(Ust-Karenga)遗址所出陶器纹饰丰富,器外壁自口沿下装饰多层水平纹,每层均以密集的戳点纹组成,流行尖底器。碳十四检测年代为11065-10600B.P.。斯图金诺耶(Studenoe)遗址出土的尖底器有的装饰压印绳纹,碳十四检测年代为11960-11570B.P.接下来的阶段(7500-6000B.P.),绳纹陶普及;距今6000-3800 年,盛行波索尔类型的陶器,器表饰类似篮纹的纹样。

     

  3. 外贝加尔地区东部

    

  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序列尚有争议。比较能为大家接受的是两期说:多洛闵文化(Dorominsky Culture)和鄂嫩文化(Ononsky Culture)。多洛闵文化为渔猎经济形态,流行屈肢葬,尸骨播撒赭石粉,与内贝加尔和外贝加尔西部地区较接近。鄂嫩文化已出现早期农业,兼有狩猎经济。从出土石研磨器、石杵臼等遗物看,其文化面貌与蒙古国东部、俄罗斯远东及中国北方地区较接近。不过,尚无证据说明该文化已进入定居生活。

     

  4. 小结

     

  贝加尔地区新石器时代主要经营狩猎-采集经济。内贝加尔地区发现的墓葬较为集中,外贝加尔地区发现有早期陶器,前者的文化更为多样化。其中,伊萨科沃-谢洛夫文化的传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新石器时代早期,西部地区的绳纹陶传统和基托伊文化的葬俗进入到外贝加尔。外贝加尔东南部的农业因素有可能来自邻近的蒙古国东部、黑龙江以北或中国北方地区。至今在外贝加尔尚未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半地穴式房屋建筑。

    

  二、蒙古国

    

  蒙古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的研究非常薄弱。从现有材料看,蒙古国中西部的新石器遗存主要有三批:南部有沙巴拉赫-乌苏(Shabarak-usu)遗址、南部偏西有奇肯·阿贵(ChikhenAgui)遗址、北部有陶尔包(Tolbor)遗址。其中,沙巴拉赫-乌苏遗址出有浅红色陶片,用红彩或黑彩绘制菱形或三角几何纹,类似中国北方的彩陶纹饰。遗憾的是该址年代尚不清楚。陶尔包遗址出有蒙古国最早的陶器,碳十四检测年代为7685-6725B.P.。

    

  蒙古国东部研究较充分的是塔木察格·布拉格文化(Tamtsag-Bulag Culture)。该文化的一个碳十四数据为5590B.P.。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屋,已存在定居和农业、狩猎、畜养(牛)混合的经济形态。该文化是研究新石器时代蒙古国与黑龙江以北地区、中国北方农业文化交流的关键材料。此外,该文化可能对外贝加尔东部的鄂嫩斯基文化也有重要影响。

    

  蒙古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墓葬很少。所见均在东部,流行屈肢葬,有的在尸骨上撒赭石粉(基托伊文化的传统)。有学者指出,蒙古国与外贝加尔的新石器人群在体质形态上属于同一类型。蒙古国东部与贝加尔地区的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塔木察格·布拉格遗址出有压印绳纹陶和哈伊廷类型的陶器即是证据。巴尔嘠·艾尔斯(Bargaels)遗址还发现有波索尔类型尖底器及内贝加尔谢洛夫文化的典型网纹陶片。但网纹陶出现在蒙古国东部的原因尚不清楚。

    

  中国东北海拉尔市的辉河水坝遗址、哈克遗址也发现有尖底绳纹陶器,碳十四检测年代为7710-7355B.P.。最早的此类陶器出现在外贝加尔西南部(斯图金诺耶I 期,11960-11570B.P.),蒙古东部发现此类陶器还没有测年数据,但可以肯定晚于外贝加尔。总之,在新石器时代,外贝加尔西部、蒙古国东部、中国东北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其交流通道应该继承了旧石器晚期至中石器时代的古老路线。

    

  娜塔莉亚提到,上述碳十四测年均未经树轮校正,校正后年代会更早。

    

  贝加尔地区古代软玉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早在1955 年,奥克拉德尼科夫就发现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与贝加尔地区的玉斧、玉锛非常相似,因此他曾推测两地之间有一条玉料传输的路线。但相关研究一直没有进行。近年来,无损检测手段的应用为玉料产地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2014 年,娜塔莉亚等学者与俄罗斯国立矿业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地理所岩石学实验室共同开展了针对贝加尔地区软玉成分的检测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贝加尔地区有四个玉矿产地,分别为布里亚特共和国东北部的维季姆(Vitim)矿区、帕拉姆斯基(Paramsky)矿区。两地产出浅色玉料。另两座玉矿是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西南部的东萨彦岭(Eastern Sayan)矿区和日达(Dzhida)矿区,这两座玉矿产深绿色玉料。从考古发现看,浅色玉料主要用作装饰品,深绿色玉料用作工具类。

   

  检测样品分两类:1)20 件地质调查样品(布里亚特科学中心提供);2)24 件考古发掘藏品。其中,21 件系采集品(属新石器时代或红铜时代);3 件出自匈奴墓。检测方法包括手提式X 射线荧光分析仪、拉曼光谱分析和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

    

  检测结果如下:1)贝加尔地区软玉元素主要是硅、钙、镁及铁(钴、铬、镍、钒等)。其中,玉料颜色的深浅取决于铁元素多少。深绿色含铁元素较多,浅色含铁元素极少。2)三件匈奴“玉器”都不是软玉。两件出自沙拉高勒墓地(Sharagol)的为蛇纹石;出自伊利姆谷墓地(Il’movaya Pad)的为叶腊石。3)其余21 件均属软玉。11 件产自维季姆(8 件)与帕拉姆(3 件)。1 件产自东萨彦岭的奥斯宾斯科耶(Ospinskoye,不完全确定)。其余样品产地不明。

    

  检测结果说明,外贝加尔地区新石器及红铜时代特别钟爱布里亚特东北部的浅色玉料,这种玉料制成的装饰品甚至出现在贝加尔湖南岸的古遗址,两地直线距离达700 余公里。格拉兹科沃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同时使用东北部的浅色玉料和东萨彦岭的深色玉料。

    

  娜塔莉娅还提到,早在十几年前,李水城教授就建议她与中国学者合作研究玉料的产地,以及中国东北与外贝加尔史前玉器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她同时希望上述发现和研究能引起中国学者关注,并期待能尽快展开合作研究。(刘瑞 艾婉乔 编译整理 李水城 审校定稿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5年11月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