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人文与科学视角下的采集狩猎社会——国际采集狩猎协会第11次会议在维也纳召开


发布时间:2015-9-22 11:07:59  作者:翟少冬 刘歆益等  来源:中国考古网  浏览量:40  【字体:  

  2015年9月7-11日,国际采集狩猎协会第11次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这是自1966年举行的“人类—狩猎者”的会议以来,采集狩猎协会的又一次盛会。本次会议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和语言学家参加。会议的话题围绕平等、共享、游动、社会和技术进步等展开,中心议题是如何将过去50年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议题用来为现在和将来服务。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Lawrence Barham教授为本次大会做了主题发言,题目是“若无技术,社会将去向何方?考古学视角下狩猎采集的进化”。他以开放的胸怀看待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过去的许多门户之见来自于“两种文化”,即科学与人文的壁垒。现在,考古学家可以一种更轻松的姿态讨论人类情感、幼儿哺乳、心智理论等这些传统上不被认为是“科学“的议题。他的报告梳理了制造工具对人类认知起源的影响,提出距今五万年前后有柄工具的兴起造成了人类认知的重大转变。他还认为进化心理学和“认知”考古的发展为传统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

  “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的社会”是本次会议众多议题中的一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翟少冬副研究员组织开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学者参加了该议题的发言和讨论。期间与会听众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翟少冬做了题为“晚更新世晚期到早全新世时期中国的考古发现”的发言。近年来,中国距今2万-9000年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全球气候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中国有上百处这一时期的遗址发现,这些遗址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黄河中下游是这一时期遗址发现最多和最丰富的地区,表现出了强烈的经济生活模式转变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遗址数量虽然少些,但是也表现出了这一地区的人们为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改变。岭南地区虽然遗址发现的数量较多,但是体现出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不大。而广阔的边疆地区的发现则以细石器或小石器的特征为主,且细石器和小石器在这些地区沿用了很长时间。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环境改变做出的积极的快速的反应可能是这两个地区最早步入文明的最重要原因。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幼平教授做了题为“中原地区晚更新世的采集狩猎社会”的发言。过去20年,在郑州地区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从织机洞、老奶奶庙、赵庄、西施和李家沟等遗址中发现了上万件石制品并获取了一些有关晚更新世狩猎和采集社会的信息。对这些新发现的研究表明,使用砾石工具的采集狩猎经济在晚更新世早期长期主宰着这一地区。石片工具也有发现,但是在晚更新世中期的砾石工具传统之后,而石片工具之后至地区就成为了石叶和细石叶工业区,一直到更新世结束。最近的研究已经建立了郑州地区更新世中晚期的基本年代框架。而对这些新发现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原地区晚更新世的采集狩猎社会。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杜水生教授做了题为“下川遗址2014年度的发掘”的发言。2014年在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和牛路两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对两个地点的剖面进行了磁化率数据分析,并对13个木炭样品进行了碳十四测年。测年数据表明下川遗址的年代最早可达4万年,最晚的年代为2.2万年。但是在大约距今2.6/2.8万年前后,下川先民的石器制作技术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前虽然也存在远距离输送优质黑色燧石原料的现象,但石器制作技术仍然是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其中半椭圆形的单面砍砸器很有特色。此后出现了石叶-细石叶技术,但石磨盘主要分布在距今2.6/2.8万年前的地层中,与石叶和细石叶文化关系不大。下川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用火遗迹以及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的现象,下川遗址的石磨盘可能与加工赤铁矿有关。下川遗址内涵丰富,囊括了距今4-1万年旧石器晚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为我们探索现代人在中国的出现、交流和迁徙提供了重要资料。

 

  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刘歆益教授的发言试图探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出现的‘生态智慧’(ecological intelligent)的现象。他在梳理了现有的旧石器时代植物遗存后提出,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下古人依赖于较为安全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遗存只在欧洲极少数位于高纬度地区的遗址存在。在人类进入美洲之后,相对危险的双子叶植物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对有毒植物的甄别和利用与人类在向北移动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有关。且对有毒植物的甄别和利用在人类经白令海峡移民美洲大陆的过程中被极致化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全新世,人类在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过程中面临同样的环境挑战。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做了题为“华北地区采集狩猎经济向黍粟农业转变的新考古材料”的发言。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并且有几个独立的亚中心,其中之一就是黄河流域所在的华北地区,这里是黍粟农业起源的中心。由于中国植物考古的发展,粟作农业的起源已经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最近大量的碳化粟作物从陕西的鱼化寨遗址(距今8000-6000年)浮选出来,这为粟的驯化和粟作农业的形成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证据。出自不同层位的粟的不同形态显示粟的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遗址所出的粟作物的量化分析和其他植物遗存也显示了粟作农业的缓慢形成过程。尽管距今8000年对于粟作农业来讲是一个关键的时间,但是直到距今6500年,粟作农业才正式替代了采集狩猎经济成为华北地区的主导经济。

 

  本次会议为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语言学家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各个领域的学者有机会共同探讨有关采集狩猎社会的种种问题,丰富了对采集狩猎社会的认识。(作者:翟少冬、刘歆益、王幼平、杜水生、赵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