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5-9-22 10:58:55  作者:舒丽丽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浏览量:65  【字体:  

   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14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于2015年8月28日~10月8日在长沙市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湖南是中国南方发现商周青铜器最多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出土地点遍及三湘四水。作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其独具地域特色的器物特征和历史内涵,件件堪称古代青铜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为配合展览,湖南省博物馆于8月27~29日召开了“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收到各类论文40余篇,有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加州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等30余家国内外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同行参会,其中27位做了主旨发言,由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李建毛先生作学术总结。研讨会内容既有从宏观层面,也就是将湖南商周青铜器放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去探讨,也不乏就某一类器物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内容涵盖了青铜礼仪、祭祀、纹饰、铭文、地域特征、族属、来源、演变、风格、工艺、断代以及收藏等各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研究所达到的新高度和水平,也是湖南青铜器乃至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研究到一个阶段的重要总结。

 

  一是研讨会从更为宏大角度尤其是区域、群体、文化等综合概念展开研究,成果突出。如许杰(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从器物类型、装饰风格、器物用途、铸造工艺等方面论证了三星堆青铜容器与中原、长江中游青铜器的关系;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探讨了“宁乡青铜器群”的相关问题,认为宁乡铜器群的铜器中不仅有数量较多的商代器物,更有自己鲜明特色,并指出湘江流域,至少是殷墟时期,存在着一个青铜器铸造场,是青铜文明中心之一,并勾勒出湖南青铜文化发展的轮廓,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方法;曹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通过比较中原、巴蜀等地的祭祀模式,探讨了湖南地区祭祀模式的特殊性;熊建华(湖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研究员)主要探讨了环洞庭湖区域文化的器物风格、特色及族群关系,分析区域考古学文化与青铜器群分布规律的历史对应关系,认为以洞庭湖为中心,商周青铜器显示出既统一又多元的特征;向桃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从青铜礼仪的角度对湖南铜器群作了进一步研究,总结了湖南商周青铜礼仪与中原地区商周青铜礼仪的差别,并探讨了湖南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管理方式、宗教信仰等问题,将湖南商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形态概括为:巫政合一,即巫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居主导地位,而世俗政治地位较次,青铜礼器没有形成复杂而严格的制度,也未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呈现出神秘和浪漫主义特征。

 

  二是就某类具体器物的研究成果斐然,观点鲜明。如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就南方铜铙的型式、年代、演变、产地和甬钟的北传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苏荣誉(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从湖南省博物馆藏两件大口折肩青铜圆尊出发,采用分类、风格分析、工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口折肩类尊的产生、发展、南方分野以及南方风格的消亡等内容进行了探讨;马今洪(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研究员)系统地探讨了青铜磬,指出商代晚期长江流域青铜磬的象形“龙形”问题,并将商代磬的功能分为音乐功能和宗教、政治两大功能,并指出南方的青铜磬在宗教、政治的功能方面,受到殷墟的影响,而在某种场合具有礼器、神器或巫器的功能,并指出商代晚期长江流域的青铜磬是黄河流域流行乐器——石磬的模仿品,且这种模仿应当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大约只在殷墟二期前后行用,还指出南方地区出现的铜镈,对比铜磬而言,因其声音特点、功能具有优势,因而在商周盛极一时,并最终在西周时期成为乐悬制度的重要组部分,从而影响了中国先秦礼乐器的发展走向。刘彬徽(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也探讨了青铜磬的产地、北传等问题。而关于皿方罍的研究,主要有张昌平(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高西省(洛阳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刘彬徽三位专家,他们分别对皿方罍的造型、纹饰、铭文、年代、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而对皿方罍的具体年代认定存在差异,既有商代晚期器物之说,也有商周之际、西周早期之说。至于皿方罍的产地有本地说也有外来如陕西说等。

 

  三是重点关于纹饰、图案、铭文等内容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主要有柳扬(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研究员)探讨了切开的禽兽纹,并比较了北美西北海岸原始艺术与商周青铜器装饰艺术在切开动物纹表现上的相似与差异,从而归纳探讨这种表现方式和艺术形式的源头及象征意味;唐际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立足考古新材料,对比研究了包括湖南出土的带“  ”铭文铜器与殷墟出土同类铭文器的关系,总结出对铜器族徽“  ”的新认识,并对殷墟人口的构成和社会结构提出了新看法;谭德睿(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重点探讨了苏南和皖南、湖北江陵、古巴蜀等长江流域表面富锡斑纹兵器,并指出楚公戈戈身属西周晚期,可将中国最早出现的局部富锡工艺从春秋晚期提前到西周晚期,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区别出青铜器上铭文是铸铭还是刻铭甚至模铭。

 

  四是重点关于湖南或湘江流域商周青铜器来源和族属研究出现新的成果。罗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教授)认为湘江流域青铜器的来源并非全是中原,湘江流域青铜器应与石家河文化有渊源;施劲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认为湖南出土的中原型青铜器应产于中原,并可能经江汉平原东部传入湖南,而突出动物形象类的铜器则为本地生产;熊传薪(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则认为湖南地域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是中原南下商代匠师所铸造;喻立新(宁乡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兼职研究员)探讨了宁乡商周青铜器的族属问题等。

 

  此外,还有关于收藏研究的发言,另辟蹊径,充分展现了专家学者广阔的学术视野,陈芳妹(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和程存洁(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研究员)两位分别报告了瑞典远东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所反映的国际性收藏,及王国维书信与晚清民国广东商周青铜器的收藏、流向等内容。另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个案研究和分享,观点鲜明,如高成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对湘潭青山桥窖藏出土青铜器的断代问题研究,罗胜强(郴州文物处馆员)对南岭南北两侧青铜文化关系的研究,关晓武(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报告了对湖南馆藏一件兽面纹铜尊进行的微痕分析,胡嘉麟(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馆员)对青铜器(如瓠壶、瓿)器型滞后性与共时性的研究,张闻捷(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助理教授)对东周时期“飤器组”一类青铜器的区域分布、组合、功能、称名制度等内容的探讨,盛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对瓠壶类器物的时代及其文化特点的探讨,以及万全文(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对近年湖北商周青铜器的重大发现以及湖北省馆新馆青铜器相关展览布局的介绍等等,均为我们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作者单位: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