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河南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综合研究”中期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5-2-3 9:21:40  来源:中国考古网  浏览量:328  【字体:  

  为进一步促进考古出土玉器的综合研究,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北京在山吟馆《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共同举办的 “河南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综合研究”课题中期交流研讨会于2015年1月31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该项研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出土玉器科学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其内容是以河南省桐柏县月河一号春秋墓中发掘出土的四百余件玉石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当时的用玉制度、玉器制作工艺及玉料来源等问题。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广东省宝玉石协会等单位的十五位专家学者、项目组成员及媒体记者共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就河南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的历史背景、科学检测、工艺技术、文物保护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杜金鹏研究员主持并做主题发言,杜金鹏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立项以来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研讨会学术交流环节,先后共有七位专家学者就自己所负责研究领域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了演讲,现简述如下。

 

  以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养侯玉鸟形佩”为线索,从古文字学角度,梳理了甲骨文和金文中关于羕国的资料,提出了一些问题,如甲骨文提到的羕族是否是当时商王朝的方国?它的地望在哪里?是否与春秋时期桐柏地区的养国有联系?通过对目前青铜器铭文中有关羕国的初步分析,严志斌副研究员大致推断出了春秋早期到春秋晚期羕国国君世序,并认为称名中的“伯”应该是排行,与羕仲之“仲”相对,是羕国族内的大宗;羕国国君的爵称当是“子爵”;春秋时期养国为赢姓,进而推断商代养国很可能作为商王朝的外服诸侯处于殷王幾的西南缘。这些从古文字学角度提出的新看法、新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并为进一步探讨历史上基本失载的养国提供了新思路。 

 

  在对东周时期楚系贵族墓葬出土玉器资料全面梳理和考察的基础上,依据历史文献与出土情况将随葬玉器分为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丧葬用玉和祭祀用玉四大类。通过等级特征、性别特征、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来考察东周时期楚系贵族墓葬的用玉制度,初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礼仪用玉较少,基本不见玉琮和前代遗留玉器。二,目前考古出土的装饰用玉数量多且种类丰富、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楚系玉器的重点。三,在丧葬用玉方面,玉覆面、玉琀、玉握十分少见,目前玉覆面仅见于月河M1和荆州秦家山M2,且与常见形制差异甚大。此外,还提出楚系墓葬有独特的丧葬用玉,如饰棺之用的连璧制度和敛尸之璧。四,认为在祭祀用玉方面,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根据墓中出土的楚简,进一步来判别。这一研究成果为桐柏月河M1玉器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考古背景,为促进桐柏月河春秋墓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豫南的南阳、信阳及平顶山地区,约有9处商代之东周墓葬,出土了约50件 “前代遗玉”。通过对豫南地区出土“遗玉”资料的详细考察,王青教授认为玉斧、牙璋、玉环等遗玉的文化性质属于肖家屋脊、二里头文化等,而玉虎、玉戈、玉人等则属于商代,玉璜、玉玦等属于西周时期。在遗玉的来源方面,王青教授则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当地龙山至夏代土著人历代流传而来,二是商周王朝朝聘赏赐或诸侯相互交往得来的。另外王青教授还提出在遗玉出土资料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桐柏月河春秋墓M1,这一墓葬出土有数量最多的遗玉,约有31件,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是否与墓主人喜好收藏古玉有关?最后,王青教授还提出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玉器形制、纹饰来辨识遗玉,希望以后能从玉质、工艺等方面提供辨识遗玉的标准或线索。 

 

  叶晓红博士主要以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的玉刀(编号:110)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认为玉刀的整体工序先后为开片、打磨、设计纹样并阴刻、侧边切割去除多余边角、侧边轮廓的制作;通过观察发现,切割痕的底部极为平直,切割工具的工作面应为直刃边,片状,进而判断在切割技术方面,玉刀使用的应是锯片切割技术,但具体工具材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打磨技术方面,则使用了不同粒度的砂岩制作的砾石来进行打磨;并根据阴刻技术的发达这一现象推测当时可能使用了旋转砣具。同时,玉刀纹样具有对称性高的特征,既有简单的轴对称,也有相对复杂的点对称等。最后,叶晓红博士提出了下一步通过实验考古和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工具性质等问题的工作计划。 

 

  主要运用现代显微测量技术对桐柏月河墓出土玉器的钻孔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对月河墓地出土玉器的钻孔类型、钻孔工艺、钻孔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月河墓地出土玉器的钻孔主要有单面孔、双面孔、槽内孔、斜面打孔、在孔壁对穿双孔、直角对孔、单向斜孔、双向通孔、三通孔、四通孔、人字孔等形式,十分多样化。且在钻孔方面存在几种特殊形式(缺陷特征),如分离式、台阶式、连续式的钻孔方式等。同时,张友来先生对孔壁与孔底部痕迹的区别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张友来先生希望通过对出土玉器的显微观察与显微测量,建立古玉器数据库,总结出规律性,明确各个时代的工艺特征,为古玉器的真伪鉴定、时代判断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王金霞女士主要从五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单阐述。首先在科学分析体系的建立方面,分别就玉器和玉料研究的区别、科学体系包括的内容(各种检测技术手段)进行了介绍,且特别指出:玉器研究,尤其是古玉研究不同于玉料研究,古玉研究必须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无损分析。其次,在先期开展的工作方面,已经获得了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的74件文物的静水密度、成分、结构、物相以及某些物理参数,得出了材质以透闪石玉为主的结论。其次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受沁严重部分的红外峰钝化;同时能谱数据显示,黑色沁部分含有汞,但关于汞的来源目前尚不清楚。这两点认识对于进一步探究沁色形成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另外,她表示要对沁色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王强先生主要从玉器田野发掘注意事项、玉器表面清理及修复、受沁玉器保护和玉器的日常养护四个方面对出土玉器的清理与保护提出了一些见解。他特别提出在田野考古发掘和保护时,要避免对玉器造成伤害。如发掘时遇见玉器露头,应立即停用手铲,而改用竹签及毛刷配合清理,以免对玉器表面造成后期人为划痕;玉器提取时,应根据玉器的具体情况而定,对组合玉器应采用整体套取法,并在提取过程中做好玉器的现场保护工作,防止温度、湿度、光照等外因对玉器造成破坏;在记录器物编号时,切忌直接书写在玉器表面或使用快粘贴,以避免将来对玉器微痕拍摄、工艺等研究工作造成影响。王强先生提出的这些建议和注意事项,是我们考古发掘者在田野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提醒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避免对玉器和其他出土文物的后期伤害,为后期的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完备的材料。

  会间,各位专家学者就养字铭文青铜器的出土地点、楚国墓葬的丧葬用玉制度、月河M1玉料来源及沁色形成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研讨会由著名玉石专家北京大学王时麒教授作总结性发言。王时麒教授指出,多学科联合研究是这一课题的特色,目前至少包括了考古学、工艺学、艺术学、科学检测技术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今天的研讨会情况来看,这一课题取得了很可喜的成绩,也很有意义,以后古玉研究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过去在古玉研究方面很少从科学和工艺层面去探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他还指出,从科学层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玉器材质的准确鉴定、沁色形成原因的探究、玉器材质的来源等内容。并重点强调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沁色问题。 

  玉器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对于玉器制作工艺技术、玉器的类型组合、玉料来源等问题的研究是考古学的重要课题。此次研讨会是完善我国出土玉器研究方法和理论,拓展研究视野的一次重要会议。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于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土玉器的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