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纪念柳湾遗址发掘40年暨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建馆十周年 ——中国西北彩陶学术研讨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5-1-7 19:18:25  作者:宋涛  来源:中国考古网  浏览量:343  【字体: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史前彩陶学术研究,拓展彩陶与史前文化相关专题的综合研究,纪念柳湾遗址发掘40年、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建馆10周年,2014年12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聚落考古中心、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和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柳湾遗址发掘40年暨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建馆10周年——中国西北彩陶学术研讨会”在西宁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半坡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博物馆等三十多家单位的6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陈星灿副所长主持。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康海民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表示:加强地区间文化成果共享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架起省际间、研究机构间、文博单位间的交流桥梁,让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在发来的贺电中说道:“自1950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直没有停滞在青海省的考古学研究与探索。在这些工作中柳湾墓地的发掘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离开了柳湾墓地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就不会有甘青地区新石器与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今天”。“在纪念柳湾墓地发掘40周年的时刻,我们需要对既往的考古工作成绩做一小结,也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甘青地区早期考古工作尚有大量重要的学术课题和基础材料亟待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端琚先生作为柳湾墓地发掘的负责人与《青海柳湾》的主编,在致辞中他首先回顾了当年发掘柳湾遗址的情景,对参加发掘工作的人员表示了诚挚的谢意。他阐述了柳湾遗址的发掘对于丰富青海、乃至甘青地区原始文化内涵的重大学术意义,遗址出土彩陶的精美程度和数量之多在史前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柳湾被称为“彩陶王国”的原因;最后他提到了尚未整理编写发掘报告的230座墓葬,对将要承担这项工作的年青人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先生代表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做了题为“十年一剑 任重道远”的发言,他首先感谢了创造出灿烂史前文化的柳湾原始先民,和为柳湾彩陶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展示付出辛劳的考古工作者、文博工作者、青海省的各级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他希望史前遗址博物馆能够承担起传承中国灿烂史前文明的重任,“戮力与共,同赴使命”。

 

  在开幕式的最后,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王进先先生介绍了主办方在会议的召开形式、专题章节的组织、专家及学员的邀请等方面的筹备工作。

 

  在之后的研讨会学术交流环节,国内涉及史前遗址保护、考古发掘及博物馆研究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青海彩陶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分别就“遗址”(包括柳湾遗址与史前遗址文化类型比较研究、史前遗址保护的经验交流两部分),和“博物馆”(包括探讨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管理、保护、利用与运行和对柳湾彩陶及彩陶博物馆的意见、建议两部分)等两大议题发表了专题讲话,分享、交流了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先生做了题为“遗址的保护与彩陶博物馆的建设”的发言,从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彩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他认为遗址保护的前提首先要做好基础调查勘查工作,基础勘察是做好遗址保护的基本点;在确定功能分区方面他提出,将博物馆办公区的选址尽量考虑在遗址的空白区或遗址以外,以免博物馆区的设置使遗址保护得到破坏或受影响;在遗址保护区应设置遗址展示厅,并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发掘成果,因地制宜。在博物馆建设方面他提出,要对博物馆的功能划分及展示的多样性、层次性方面全面复原古人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在彩陶博物馆如何陈列方面,他认为要合理规划,按器型、纹饰进行逐一展示,尽量让观众从陈列当中了解彩陶纹饰的演变进程。他特别提出展示中要重视陶片的作用,对陶片加以合理利用,以起到展示和教育的作用。最后他谈到民间收藏的问题,认为要多角度重视民间收藏,民间收藏中不乏有文物精品。

 

  青海省图书馆党委书记、研究员李智信先生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中最常见的旋涡纹入手,认为旋涡纹在史前甘青地区的流行,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原始先民种植旱地农业需要水,因此他们对水的渴望非常强烈,彩陶上的水波纹是“神”字的原型;勾连旋涡纹是“互”字的原型,互人国即是上古时期中国西部的两大集团其中之一的氐人国。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太阳纹,他认为其表现形式就是在一个圆圈周围画出一圈由许多三角纹连成锯齿状的芒刺,锯齿形的芒刺代表着太阳的光芒。锯齿纹常见于半山类型勾连漩涡纹的涡臂,涡臂起着连通两个漩涡的作用,它强调了在通气、连通中转化、互生、互换的含义。李智信先生还从三种蛙纹的演进过程中得出结论,他认为在原始人的观念中,人的生死转换也可以看作是人与蛙形象的转化。葫芦纹由于籽粒多,则表现了古人对于生育能力的崇拜和对多子多福的向往。李智信先生还认为网格纹具有辟邪的功能。结合“二人抬物彩陶盆”和“供”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他认为“二人抬物彩陶盆”图案中表现的是古人的祭祀仪式,二人所抬物中盛放的应该是水,表现了对神灵纯洁的供养。此外,他还认为青海出土的两个舞蹈纹彩陶盆图案中人物服饰所表现的是古人遮羞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原馆长王国林先生认为,青海彩陶文化以其数量、延续时间、器形精美程度创造出中国彩陶史上许多第一。青海是是中华史前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华夏史前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指出,青海省境内有三处考古发掘遗址值得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推广和宣传。一是柳湾遗址;二是喇家遗址;三是都兰吐蕃大墓。此外,他还对安特生为青海史前文化尤其是卡约文化的发现,所做出的贡献加以肯定,并建议应该加强对卡约文化的研究。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先生做了《傅家门种谷台遗址出土鯢鱼纹彩陶图案新论》的发言。他通过对世界上已知存在的各类大鲵、小鲵、蝾螈的外腮、前肢、后肢的生物学比较,得出了这些物种在中国可能没产地,或是在幼体阶段与鲵鱼区别明显,所以不太可能是傅家门种谷台的图案所表达事物的结论。他认为傅家门种谷台鲵鱼图案腹部明显,这显然是大鲵的幼体,而不太可能是其他小鲵或其他蝾螈的幼体。不过甘谷西坪所处的葫芦瓶上的鲵鱼图案,腹部并不明显,从其特征看,有可能是小鲵幼体的造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樊温泉先生做了题为《庙底沟彩陶博物馆——从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谈起》的发言。以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为基础,介绍了庙底沟文化及其彩陶特征。他认为庙底沟遗址具有重要的内涵,是一处以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西王村类型文化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文化遗存,其中最丰富的当数庙底沟文化。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图案纷繁复杂,就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装饰性很强的植物花卉形图案,这占图案的主流;另一类则是动物花纹,这类图案不多,前者主要有花瓣纹、豆荚纹、垂弧纹、凸弧纹、条带纹、网格纹等;后者主要是变体的鸟纹和蛙纹。庙底沟彩陶文化的传播浪潮,以它所在的晋、陕、豫一带的中心区作为源头,波及东南西北四方,东抵山东、江苏、浙江,西止青海、甘肃,北至内蒙、新疆,南越长江,范围跨越各个地区,十分广泛。最后,他在庙底沟彩陶博物馆的外形设计和展示内容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彦锋介绍了郑州朱寨遗址的发掘情况,遗址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沟赵乡朱寨村东约500米处,东距须水河约500米。遗址共发掘各类遗迹324处:灰坑225个、墓葬63座、瓮棺25座、房址4座、陶窑4座、灰沟1条、灶1座、道路1条。朱寨遗址发现有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商代、西周、战国、汉代、唐宋等多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以仰韶文化遗存最为完整丰富。朱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发掘,为研究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的社会形态、文化面貌等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朱寨遗址的陶窑与其它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窑有明显不同,是郑州发现较早的比较完整的陶窑。遗址中东西功能分区不同,且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昭示着大河村类型的社会分化态势。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晓燕女士介绍了喇家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她从喇家遗址概述、发掘工作缘起、工作经过、工作方法、发掘收获、重要意义六个方面对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2014年7月—11月间所进行的发掘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2014年喇家遗址的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近3600平方米,发掘遗迹共计136处,包括房址23座,灰坑101座,墓葬4座,灰沟7条,陶窑1座,另外,还发现古地震留下的多处裂缝及漏斗状喷砂遗迹;遗物种类繁多,出土青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等诸类标本达一千多件。据初步整理分析,本年度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汉唐至明清时期遗存,其中齐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在本次会议中,对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也是探讨热点之一。浙江省杭州市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吴健研究员、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董平研究员、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副馆长俞长海副研究馆员分别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柳湾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建设、运营等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

 

  作为当时柳湾遗址发掘的参与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李伯谦教授对大会上的学术交流进行了总结:一、他回忆了1975年带领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参加柳湾遗址发掘时的情景。发掘至今的40年间,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飞速发展的时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是最好的体现;二、研讨会论文集中收录的29篇论文,涉及到彩陶器形、纹饰、制作工艺,史前自然和社会环境、史前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博物馆的经营、教育功能、文物保藏等各方面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研究范围十分全面并且很有深度;三、史前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问题是加强遗址本体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加深对遗址本体以及同类型遗址的研究;四、加强博物馆交流平台的建设和扩大交流内容范围,如除了常规的学术展陈交流外,还可以增加如藏品的保藏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以增强我国博物馆行业的整体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聚落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院赵春青先生向与会代表汇报了他与柳湾彩陶博物馆王进先馆长筹办此次研讨会的动机,以及希望从2013年6月底举办的“彩陶中国——纪念庙底沟遗址发现60周年暨首届中国史前彩陶学术研讨会”开始,举办西北、华北、东南各地区的彩陶学术会议,把中国的彩陶学术重新书写的美好愿望;然后,他回顾了《青海柳湾彩陶选粹》一书从制作到出版各个环节中得到各单位的大力帮助,并对他们表示感谢;他认为中国彩陶来源于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这一认识需要发展,浙江跨湖桥遗址出现了与老官台文化时间相当的彩陶文化,这说明中国史前彩陶的发展至少有南北两条线,而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应该是中国史前彩陶的繁荣期,其传播和影响范围都是史无前例的;他希望中国彩陶可以根据地域和分布类型进行划分,从彩绘的图案含义和源流等方面开展课题,最终汇集成全国彩陶的一股研究浪潮。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司才仁认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亮点不仅在于可以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领略青海史前文明的璀璨辉煌,探寻彩陶王国的无穷魅力,使其感受到史前彩陶文化给我们带来的震憾。同时,可以促进国内考古研究所及相关博物馆在彩陶文化研究、史前文化研究和遗址类博物馆发展、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普及、宣传、发掘中华民族灿烂彩陶文化的精神内涵,也为西北地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进一步完善了青海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机制。

 

  本次彩陶学术研讨会议是完善我国史前文化研究和遗址保护理论体系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以柳湾遗址为平台、开辟史前遗址博物馆研究新领域的一次创举。会议两天来,专家学者们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对史前遗址保护以及彩陶文化开发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会上会下,发言热烈,交流广泛,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史前遗址保护和彩陶文化开发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希望有志于史前研究的所有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继承中华灿烂文明,弘扬彩陶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柳湾彩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