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11”在湖南长沙召开


发布时间:2011-10-20 15:24:24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浏览量:1230  【字体:  

   10月17至18日,“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11”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届论坛是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共同主办的。来自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等全国十几家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本届论坛会。据悉,2007年冬在广州召开了首届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本次召开的是第四届论坛会。

   大会共分三部分。首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麻国庆分别做开幕式致辞。第二部分为各相关机构代表做主题报告。本次论坛共有36篇报告,大多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讨论的地域及时代宽泛。地域上包括国内的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国外的东南亚等地区;内容上涉及造纸技术、石棺葬、冶铜技术、陶器考古、婚制婚俗、体质人类学研究、性别考古、民族信仰等多方面议题;研究方法上采用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科技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分析。

  婚制婚俗是本次论坛上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议题之一。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的许韶明先生对藏族一妻多夫制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一妻多夫制作为一种婚姻形式最早是从两河流域向东传播至东欧,向西传播至印度,再传播到西藏的。至于其成因,则采用“多元论”,即认为与其所在的生态条件、历史传统、人口统计、经济原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有关;性别考古是大家关注的又一话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的李宁利女士做了题为“墓葬遗存的"性别代码"以纺轮为中心的观察”的报告。她通过研究青海柳湾墓地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发现随葬品中纺轮与生产工具、武器不共出的现象,并据此得出纺轮作为一种“性别密码”,具有性别象征意义;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李晓岑先生以中国近10个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调查材料为基础,通过技术和工艺的分析,认为中国造纸术的起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种为浇纸法造纸,一种为抄纸法造纸,从而提出了一种解释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造纸术起源的视角;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王炳华先生就罗布淖尔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文化与吐火罗人的话题做的发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王璞博士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新疆洋海墓地中出土的铜器进行的成分检测分析报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李法军先生对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新进展作的汇报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关注。

  大会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先生作总结发言。王先生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他认为大家论文的“点”与“面”都非常广泛,涉及时代宽、跨度大,多数讨论见解独到,令人印象深刻。王先生对本次论坛中代表性的论文给予表扬,并对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地方给予指引。本次论坛发言代表中除了有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外,更有民族学的、人类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类的专家共同参与,尤其是年轻的后辈学者迭出,多学科相互交融,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整个论坛会的内容异彩纷呈,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相互讨论、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些不同学科的交融合作,将成为未来考古学的新血脉。王先生勉励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的从业人员,要在现有基础上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打好扎实的功底,为学科的进步贡献力量。对于学科的发展,王先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扩展与回归。考古学要借力扩展自己,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充实变化,但是回归的出发点仍然要回到考古学。

  本次论坛会圆满落下帷幕,大会论文届时将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结集出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乔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