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返回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2010年上半年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10-10-15 16:11:35  浏览量:1224  【字体:  

2010年1月-6月)

一、中心课题完成情况

中心自成立以来,共设立重大课题18项,其中已经结题7项,在研课题6项,2004年度和2005年度立项的两个课题已结项一个,其他课题还在结项中,2009年新课题刚立项,已召开开题报告会。

二、 人才培养

2009-2010年中心研究员培养研究生情况:其中5人获得博士学位,24人获得硕士学位。今年招生硕士研究生32名,博士10名。

三、 国际交流

2010年4月24日-26日,由山东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黄河三角洲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寿光市隆重召开。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教育部重大课题“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考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继2000年7月在英国达勒谟大学举办“东亚考古学大会第二届年会(中坝制盐遗址考古发现研究专场)”、2004年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举办“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早期盐业生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2006年6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办的“长江上游盆地古代盐业的比较观察”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国际盐业考古学界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四、2009年新立项的两个课题都召开了开题报告会

 A、2010年3月26至28日,“华南砾石工业的发展——以荆州鸡公山等遗址为中心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在湖北荆州市宾馆举行。会议讨论课题分工与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方案,鸡公山遗址现场考察,研究发掘与采样分布区及具体操作步骤,以及鸡公山遗址周边相关遗址的地层与古环境考察调研。
B、2010年5月26日,举行“云冈石窟补凿痕迹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开题报告会。

报告会在北京大学教授徐天进的主持下进行。

课题负责人杭侃从课题的设计思路、补凿痕迹对于云冈研究的意义、课题的研究目标、相关子课题、课题进度与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然后,刘建军以“昙曜五窟”的几个洞窟为例,对课题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解释;接着,筱原典生系统梳理了日本学者对云冈的研究。

五、准备结项的课题

课题1、“《宋代墓葬研究》”

课题2、“琉璃河遗址与西周燕文化研究”

 六、课题汇报
        课题“中国古代丧葬:从晋制到唐制的考古学研究”,2010年上半年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已经进入课题计划的第三阶段,即完成了基础部分的研究,已经进入专题研究。
  课题“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研究——以敦煌佛爷庙湾出土资料为中心”,本项目组本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
  第一,继续按墓葬编写报告,文字部分与插图同时并举。此工作是报告的主要部分,因墓葬数量大,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工作量和进度来看,本课题工作量极大,我们将尽可能组织力量,争取按时完成课题目标。
  第二,初步展开专题研究,已经进行的工作是对斗瓶研究,此项工作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斗瓶形制的考古学研究,这项工作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至今尚无学者从这个方面进行工作,而本墓地斗瓶数量较大,发展序列清楚;另一方面是斗瓶文字的研究,此项工作集中在道教方面,从现在的情况看,可以对以往的相关研究有所补正,但突破性进展是否能够取得尚代进一步的工作。

  课题“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1、 委托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承担的青铜铅同位素的检测分析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

  2、 对已经调查的全部青铜器作了一次全面的资料复核工作;

  3、 基本完成了对青铜器出土地点遗址材料的整理工作;

  4、已经开始对全部资料的编排工作,为正式出版做基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