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返回

“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讨会纪要(2)

发布时间:2009-12-15 16:35:31  浏览量:654  【字体:  

二、
  关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研究方法,严文明先生指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转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中国提出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的早。……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探讨无法取得更大的进展。一定要做实际工作。这些年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实际工作。需要对相关遗址作比较深入的发掘和研究,……首先对一个关键性遗址做长期的比较深入的发掘和研究,然后对一个小区做深入研究,然后(至)对一个地区比如华北地区做比较深入的研究,然后把中国北方和南方统一考虑深入研究,然后把世界其他地区有关问题结合起来一起研究,这么一个研究思路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正如石金鸣先生所说,“多学科合作使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质的突破性的成果 。”
  谢飞先生再次阐述了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存在的两种模式, “一个模式是由(旧石器时代的)小石器传统如何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型遗址为山东沂源北桃花萍扁扁洞遗址和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另外一个模式是以细石叶工艺为主导的生产经济怎么样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细石器过渡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是在过渡范围之内的已经达到新石器时代水平的譬如说东胡林、转年遗址;2)没有连续发展的柿子滩遗址(群) ,龙王辿遗址(群),这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既连续发展又有这个阶段的譬如于家沟遗址。两条路线(模式)一个效果。而细石器(工艺技术)的传播可以分为两条路线,从下川遗址和柿子滩遗址分为沿着太行山分为两翼传播,一条向南,沿下川遗址—舞阳大岗遗址、许昌灵井遗址—鲁南苏北遗址群;另外一条向北,路线沿下川遗址—大同、阳原(泥河湾盆地)—冀东怀来盆地—燕山南簏地区—京津唐地区(秦皇岛地区)。(东胡林遗址)有锥状和楔形细石核为主的工艺技术传统,磨光(制)石器比较发达,磨光(制)石器和细石器相结合,还有陶器,促进生产力更大的发展。这样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遗址显得更加重要,东胡林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得模糊的线索变得清晰。”
  关于东胡林遗址的年代、性质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刘国祥研究员问:小河西(文化)是目前所知的辽西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小河西阶段我们也见到了成排的聚落,石器系统磨制石器较少,打制石器较多。而目前我们所知的兴隆洼文化的最早的年代是二期的测年数据,那么小河西的年代是不是估计晚了?刘国祥研究员接着进一步询问:东胡林遗址的年代数据是多少?它与辽西小河西文化及西梁遗址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赵朝洪教授指出东胡林遗址利用14C系列测年做了40个左右数据,数据集中在距今9500~10500年之间。关于东胡林遗址的性质,根据目前的研究将其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与相邻文化关系虽看出一点端倪,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比较研究。小河西文化是早于兴隆洼文化的,尚需要在燕山以北地区再找一下看有没有更早的。总结一下早期遗址分布的规律,如加强目前已发现早期遗址地形地貌等特点的认识,对于寻找早期遗址的工作可能会有帮助。  
  考古遗址环境背景的重建所采取的方法是与会学者讨论十分热烈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重建考古遗址古环境须从自然剖面进行采样分析,而从考古遗址进行采样分析重建古环境存在较大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工作与研究的方法,增强分析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大家认为考古遗址进行孢粉分析非常重要,无论宏观的环境重建还是微观的人类行为分析,孢粉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自然科学工作者从考古遗址取样应与考古学者一起进行,为解决考古学的问题而进行采样,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
  与会学者还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孢粉分析重建古环境如何选择取样地点问题。如果存在自然剖面如湖相沉积、沼泽相沉积的情况下不应选择在考古遗址取样进行古环境的重建;如若不存在自然的剖面的前提下,小区域河流相沉积应该是可以选择的。当然即使封闭的湖相沉积也存在若干干扰因素,需要具体分析。
  关于细石叶工艺技术与生计方式,谢飞先生认为在中国华北境内,从气候环境来说,东部偏湿润主要以船型石核为主,西部分为两种情况:以楔形技术为主和以锥状石核为主;以细石核细石叶为主导的工具出现,带动了一批相适应的工具组合。在华北地区,是可以区分出几种以某种细石核工艺技术为主导的石制品组合的。船型石核、楔形石核、锥形石核、“王建”石核是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技法,但相同的是人类为了适应某种环境,可以突出一种或者几种石核;有时受制于原料的限制,同一人群可以使用多种技法或者主要使用一种技法,工艺技术组合是非常复杂的,如下川遗址、柿子滩遗址同时出现了柱状、锥状、楔形石核等四种技术,说明这个人群由于习惯和手法的原因,只做一种或者几种石核。无论如何要高度重视这套细石器技术,他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以细石器为主体的石器工艺技术不能称之为细石器时代,是国际惯例,但须重视其工艺技术。如油坊遗址,楔形石核刚刚出现还不太成熟,但已经成为主要的工艺技术;火石沟遗址以燧石为原料的宽锥形石核,但砸击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二道梁遗址的以船底型石核为主,并通过拼合复原了其工艺技术。在一个小的区域中时代略有先后,同时出现几种技术是可能的。
  王益人先生认为实际上细石核器(工艺技术)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地区,即山区。这可能说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是整齐划一的,是(应)有空间和时间的交错。细石器不能作为一个时代标志,应是生业的代表,是应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工艺技术。细石器和农业起源有关系,但农业起源研究更应该与当地生态环境有关。
  关于早期陶器与其工艺研究,谢飞研究员认为于家沟遗址的陶器地层清晰,测定年代可信。需实事求是的认识目前早期陶器的发现。目前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是于家沟遗址出土的,特征为小平底,夹砂,火候较低。陶器工艺这条线索比较清晰,即要解决磁山遗址陶器的源头需要进一步加工早期陶器如于家沟、东胡林、转年遗址)工艺技术的研究。
  李占扬研究员认为不能把早期陶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生产力的标准是工具和人(劳动力);应把农业看做一个时代的标志。 
  农业起源  赵朝洪教授与夏正楷教授就从东胡林遗址的地貌结构特征是否有存在园圃式农业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夏正凯教授认为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东胡林遗址在河漫滩上不大可能存在农业种植,但可能存在收获的季节。
  杨晓燕博士宏观分析了华北地区从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的环境背景。根据古气候环境的重建,新仙女木期降温较大,其结束以后,在(更新世)向全新世转变过程中,在距今11ka~10ka之间,气候由干凉向暖湿气候转变,当时整个华北平原北部可能大部分为禾本科植物覆盖,这样就为华北地区农业起源提供了环境背景。而在新仙女木期期间,北京地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相当于今内蒙古地区的草原环境,所以适合农业起源的地点应该在河南河北南部一带,研究华北地区农业起源一定要参考古环境的背景。
  陈星灿研究员认为要对“建筑类遗存”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中的有足够的重视。
  刘国祥研究员结合辽西兴隆洼文化、小河西文化的发现和研究认为,目前我们不应该探讨农业起源的在那个遗址发现的更早而应该探讨农业发生以后对人类社会本身发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农业的发生是在一个较为精致的社会中,因为它需要很多的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与会学者还提出要重视遗址(或者地点)类型、性质的研究;并强调规范学科研究,建立遗址间比较的统一标准。
  与会学者根据柿子滩遗址和龙王辿遗址所在的地貌结构,对遗址测年数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与会学者并就磁山文化的新测年数据及其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结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适时的会议,学术气氛非常浓厚,涉及到问题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于当前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过渡的研究成果与咨询的交流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并高度评价了东胡林遗址开展的多学科合作及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认为该遗址的研究理念、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提供了范式。石金鸣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多学科合作使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质的突破性的成果,……东胡林遗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田野和室内研究的模式。东胡林遗址的研究设计、多学科合作的模式值得我们做这个阶段的学者好好学习和借鉴。” 
  赵朝洪教授在总结中,回顾了近20年来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过渡的进展,进一步指出,“(旧新)过渡的课题是国际性的课题,在我国国家社科规划中,多次涉及到这方面的课题。近20年来,华北地区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南庄头、于家沟、东胡林等重要的遗址得到了发掘和初步的研究。这些成果受到了国际内学术界的关注。有了这些成果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从这次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由于坚持了考古学与环境、地质、生物、年代学等多科学的合作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我们对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的合作研究,经过一些时间的工作,我们还回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划分上可能会有新的认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