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返回

“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讨会纪要(1)


发布时间:2009-12-15 16:34:31  浏览量:676  【字体: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是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学、环境考古、植物考古等学科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已先后调查和发掘了下川、南庄头、转年、于家沟、东胡林、灵井、龙王辿、扁扁洞等一些重要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对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课题的深入研究,2009年5月22~23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来自于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市文物局、考古所、博物馆的包括知名学者严文明、吕遵谔、赵朝洪、王幼平、陈星灿、谢飞、石金鸣等在内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赵朝洪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致欢迎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肖群常务副部长也分别致辞。简短的开幕式后转入了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多名专家联合主持,14名与会代表在大会上报告了本地区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观摩了北京东胡林遗址和转年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与会代表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并相互交流了新的研究资讯。
  会议内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山西大学李珺教授介绍了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的发现、发掘概况、研究及其意义和最新进展。该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高林村乡南庄头村东北5公里处,属于山前倾斜平原区,西距太行山余脉15公里,东距白洋淀35公里,其东部不远处有萍河、西、南部还分别有鸡爪河,瀑河,这些河流注入白洋淀。该遗址于1986年发现,并对其进行进行了小型试掘。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又联合进行了试掘,1997年7月~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物及一些难得的遗迹现象。该遗址地层共发掘面积100余平方米,揭示了厚达近1.5米的文化堆积,遗迹有用火遗迹和灰沟,遗物有陶片(部分有钻孔)、石磨盘和磨棒、骨镞、骨锥等若干。其文化遗存的年代经14C测定为距今9700~10500年左右。
  近年来,对陶器取样进行测试,陶器烧成温度大部分在600~800℃之间。南庄头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华北地区新旧过渡研究的序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梅慧杰博士介绍了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马鞍山遗址的发现、发掘及研究的最新进展。于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二级阶地,于1995~1998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阳原县文物保管所等单位进行了连续发掘。遗址地层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的连续文化堆积,为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典型剖面,其年代经初步释光、碳十四等方法测定为距今13.7ka~11ka。对其环境背景采用孢粉、氧碳同位素、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木本植物稀疏,总体应为干凉的稀疏草原环境。于家沟遗址共出土文化遗物约3万余件,分为细石器传统工艺石制品、磨制石制品、磨制骨角器、陶片、装饰品、烧骨和破碎动物骨骼等。 
  梅慧杰分层介绍了石制品的组合及其工艺技术的变化、陶片、骨器、装饰品等。从下到上:细石叶工艺技术从楔型细石核逐步转变到锥(柱)状细石核;石质磨制工具从局部磨光到通体磨光;陶片从④层开始出现到逐渐增多。
  马鞍山遗址年代与于家沟遗址④层以下的年代相当。遗迹主要有用火遗迹(灶、火塘、灰堆)、石器加工场、多层人类活动面等等。文化遗物共出土约4.6万余件,石制品以楔形细石核工艺为主,装饰品也有一定的数量,均为磨钻小石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景芳受山西省博物馆馆长石金鸣教授的委托作了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群中以高楼河为中心的S9、S12、S14、S24地点的发现、发掘概况和最新进展。其年代范围经14C测定为距今约10ka~20ka之间,除S9地点之外年代数据集中于距今16ka~20ka之间。遗迹有用火遗迹10余处,石器加工地点4个和肢解动物场所等;文化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制品(个别地点不含细石叶工艺类石制品)、动物骨骼、石磨盘和磨棒和部分装饰品。根据石制品的组合和遗址性质,S12地点可分为ACD、EF 、B等3组,其中EF组和ACD组有可能有年代上的早晚之别。发掘者认为柿子滩遗址群的发掘尤其是S12地点的发掘,可能“揭示了从直接打制法向间接打制法的过渡,为细石器技术在黄河中游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晓庆研究员汇报了陕西龙王辿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进展。该遗址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村北,黄河西岸的二级阶地上,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龙王辿遗址群中的第1地点。2005年、2006年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面积共计46平方米,遗址地层中4~6层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层,其年代经初步测定并参照周边遗址的相关材料初步推定为20~15ka。共发现用火遗迹约20余处,出土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共计2万余件。其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与细石器文化遗存共存的还有一些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砺石、磨盘等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根据地层堆积,其文化遗存的年代有早晚之分,但文化面貌的差异尚需要进一步研究。龙王辿遗址群的发现和发掘为了解、分析、复原当时人类的生活场景,进而探讨他们的生业形态、生存方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内涵和时空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孙波研究员就扁扁洞遗址的发现、发掘、收获及最新的区域调查向大家作了汇报。该洞穴遗址位于沂源县张家坡乡北桃花坪村后,发现于2004年,2004年、2006年进行了2次试掘。洞内堆积可分为2部分,文化堆积厚约1~1.3米,其下为自然堆积,文化堆积基本布满洞厅,除表土层外均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堆积,在各层均发现明确的活动面,其中4层面上发现多处烧土面,并在其中一处烧土面附近发现1个石磨盘和2个石磨棒。遗迹除烧火面外还有4个近圆形锅底状灰坑,可能为灶坑。出土文化遗物种类有石器、陶器、骨角器;其中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部分褐陶、黄褐陶、和灰褐陶,粒径大小不一,可辨器形为釜、钵,分为圜底、平底两类。
  扁扁洞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经淀粉粒分析确认为加工坚果类的工具。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占扬研究员做了河南许昌灵井遗址上文化层的最新发现和研究的报告,分地层、石制品、陶器、骨器、艺术品等4个方面。该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灵井寨,于1965年村民池塘清淤时发现,但无发现原生地层。200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现原生地层,确定为灵井遗址上文化层。其石制品多为燧石、玛瑙、玉髓、碧玉等优质材料,共2000多件,其组合为细石叶工艺技术类石制品(包括柱状、锥状、半锥状和宽楔形细石核及细石叶及细石叶工具等)、尖状器、砍砸器、端刮器、边刮器、雕刻器等;陶片为红褐色夹砂陶,粒径大小不一,无可辨器形,陶片数量较少。骨器为牙器;艺术品为1件化石质的“灵鸟”,刻画栩栩有神。发掘者认为其遗址性质为“细石器时代的猎人,在泉水附近制作和使用石器并进行其他活动的工作营地”。该遗址的原生地层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细石器工艺的起源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发现不仅增加了灵井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华北地区旧—新过渡研究也极为重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洪就东胡林遗址发现、发掘和研究进展向与会代表作了扼要的汇报。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永定河支流清水河三级阶地上,发现于1966年,经初步清理,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2001~2006年经过4次发掘,共发掘面积约200余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文化遗物。其中遗迹有“居住面”1座,灰坑9处,灰堆14处,烧土面9处,墓葬2座等。文化遗物种类多样,数量丰富,共约30000余件。其中石制品约14000余件,种类有细石叶工艺类石制品、小型磨制端刃工具、石磨盘、石磨棒等;动物骨骼约14000余件;目前正在开展多学科研究,并已有初步进展;遗址年代经14C系列测年确定为距今9500~10500年,文化遗存初步分为早晚两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崔天兴就东胡林遗址出土石制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及最新的进展做了介绍。东胡林遗址石制品的分类和研究以操作链为指导思想,以石制品加工技术作为分类原则,注重同类器物技术、形制的变化。东胡林遗址共出土石制品约14000余件,种类包括细石叶工艺技术类石制品、普通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装饰品等几类。根据地层和石制品类型组合的变化,东胡林遗址文化遗存可以划分为早晚两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王涛副教授介绍了东胡林遗址出土陶器的概况、产源、烧成温度分析、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进展。东胡林遗址共发现陶片100余片,可复原器2件,可辨器形为直腹盆、钵等两类,陶质分为夹粗砂、夹细砂两类,粒径大小不一,颜色不均。陶器为就地烧制,烧成温度在600~900°之间,成型工艺为泥片和泥条筑成两种,部分陶片工艺技术特征明显。陶器以素面为主,部分有“压印”纹和附加堆纹。器壁“刮划”特征明显,内壁有用细泥涂抹现象。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汇报了东胡林遗址的环境考古的收获,东胡林遗址位于永定河支流清水河三级阶地上,高出现河床25米。根据孢粉、粒度分析,认为在近千年的时间内,东胡林遗址气候经历了干-湿-湿环境变迁,东胡林古居民在河漫滩、边滩、阶地从事生产、生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胡耀武副教授,就东胡林遗址出土鹿类动物、鱼类动物骨骼的食性分析作了汇报,结合其他遗址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食性分析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晓燕博士就淀粉粒在农业起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汇报。淀粉粒分析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微体植物化石在考古学中应用的新方法。目前,已对东胡林遗址的出土石磨盘和磨棒的淀粉粒作了分析,其结果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研究员受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刘莉教授的委托做了东胡林遗址M1填土中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淀粉粒和微痕分析的报告。在东胡林遗址出土M1填土中石磨盘和磨棒提取的淀粉粒中,辨认出栎黍、和禾本科类的淀粉粒。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黄蕴平教授作了东胡林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初步的研究报告。东胡林遗址共出土动物骨骼10,000件左右,能鉴定种属约占26%左右。动物的种类有麝、马鹿、梅花鹿、狍、牛、羊、野猪、狼、狐、狢、黑熊、狗獾、猪獾、水獭、野兔、鼢鼠、鳖、草鱼、鹰、鸭、雉和河蚌以及螺等23种。根据东胡林遗址出土猪类动物骨骼特征和死亡年龄,认为东胡林遗址出土的动物基本为野生动物,是否出现驯养动物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狩猎应是东胡林居民主要的生产活动。
  基于以上诸遗址的发掘及初步研究成果,与会学者就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