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返回

中國西南及相關地區考古的新收穫——“第四屆西部考古協作會曁中國西南及相關地區史前文化研討會”紀要(07)

发布时间:2009-10-11 21:13:11  作者:何安益╱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浏览量:688  【字体:  

為加強西部各省區間的考古協作,共同推進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的考古研究,2007年11月11~12日,由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局聯合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第四屆西部考古協作會曁中國西南及相關地區史前文化研討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來自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成都、青海、甘肅、陝西、寧夏、湖南、深圳等省、區、市考古所和博物館的6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研討會前舉行了簡短的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孫華教授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局覃溥局長、陳遠璋副局長出席了開幕式。陳遠璋副局長代表廣西文物局致歡迎辭,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徐天進教授、廣西文物局副局長兼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謝日萬也分別致辭。簡短的開幕式後即轉入了學術研討會。會議由多位專家學者聯合主持,採用按區域和專題自由發言的方式進行交流,17位元與會代表在大會上報告本地區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和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會代表就報告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相互交流了新資料和新的研究資訊。下面就會議的主要內容簡報如下:

 图片13.png

 區域考古新發現與研究

(一)西南地區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閔銳先生介紹了雲南大理銀梭島貝丘遺址的發現、發掘概況及取得的重要收穫和意義。該遺址位於洱海東南邊緣的一個小島(原為半島)上,屬於由大量人類捕食後剩下的螺殼堆積的貝丘遺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對該遺址進行兩次發掘,共發掘了600平方米的面積,揭示了厚達6米的堆積深厚的文化存,出土大批遺跡和遺物。遺跡有墓葬、房子、柱洞、坑溝、石牆及大量功能不明的木樁。遺物有陶器、石器、青銅器、骨器、木器、蚌器、動物骨骼等。陶片數量眾多,總數量達40噸,種類有帶流器、帶把器、帶耳器、圈足器等,紋飾多樣。該遺址可以分為早、晚兩大期,每期又各自可以分為若干小期,其年代經初步測定從距今5000年至公元前後。從該遺址晚期的早段遺存中就出土有銅器和冶鑄的遺存,從而將原來認識中的新石器文化改定為青銅文化。銀梭島遺址的發掘為構建洱海地區及其周鄰地區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材料的編年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的标尺,為解決該地區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的分界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與會者就銀梭島出土“靴足器”的名義、木桩遺跡的功用、石器類型和原料來源、青銅器以及與周邊遺址關係等方面展開探討。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蔣志龍先生介紹了個舊黑瑪井出土的漢代文物,通過與粵桂兩地漢墓出土同類器比較,指出黑瑪井出土的青銅器和幾何印紋硬陶與廣西合浦等地出土的相同,表明滇與粵桂地區的聯繫密切,滇東南的漢文化因素是輾轉通過兩廣地區而來,與雲南其他地區的漢文化因素來自北方的四川地區有所不同。蔣志龍先生在會上還簡單介紹了雲南澄江金蓮山新發現和發掘的古墓群,該墓群的墓穴建立在基岩上,其葬俗有截肢、斷肢、交錯、堆聚顱骨、疊肢葬等,隨葬的青銅明器比較少見,其文化特徵有待於進一步發掘和研究才能更深刻瞭解。

與會代表對黑瑪井墓地與雲南的本地土著墓葬、與嶺南勾町文化的關係、文化構成及外來因素的傳播途徑等進行討論和交流。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合榮先生對貴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進行分析和研究,並以陶器和石器為切入點,把貴州的先秦遺存劃分為牛欄江區、烏江上游區、烏江中游區、清水江流域區、南北盤江區5個地域,指出不同區域的文化內涵差異很大。牛欄江區屬於雞公山文化系統的分佈區,典型遺址包括了分佈在雲南東北部昭通境內的閘心場、黑泥地、野石山等,該區文化既受到氐羌文化系統影響,還具有南方百越文化因素。烏江上游區位於烏江上游支流及貴陽周邊地區,其本地文化因素濃厚,個別遺存既與烏江中游區有些類似,又與北盤江陶器具有一定聯繫。烏江中游區陶石器與烏江下游及長江三峽庫區基本相同,屬於哨棚嘴文化——十二橋文化的系統。清水江流域區陶器與相鄰的湖南洪江縣高廟遺址基本相同,石器繼承潕水類型,可歸入高廟下層文化的範疇。由於清水江流域的這些遺存與環珠江口的咸頭嶺文化有諸多相同因素,湘、黔、粵三地可能發生過文化交流,其文化傳播方向和路線大致從沅水至清水江,進入都柳江,後到達珠江口,而文化傳播的動力則是大溪文化的強勢擴張。至於南北盤江區的先秦文化,該文化還與下游的廣西地區基本相同,除了大量接收了珠江流域百越文化因素外,同時還繼承了本地銳棱砸擊法的石器技術傳統。

與會代表在張合榮發言後踴躍發言,討論的問題涉及到了牛欄江區史前和青銅時代的界定及文化狀態、牛欄江區與大墩子及閘心場類型的關係、老坡底遺址群的年代及其與飛虎山遺址的關係(包括圈足器的器類、帶長流的器物年代及類型)、清水江區高廟下層文化遺存在整個相關文化區的文化地位、滇黔桂區域開展區域合作等問題。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飛先生介紹了2007年在貴州桐梓夜郎宋墓發掘和相關調查的新收穫。在貴州宋墓的兩個分佈區中,桐梓夜郎宋墓屬於黔北區。2007年8~9月,在岩倫、楊馬發掘了8座宋墓,共出土各類石刻160餘幅及一批隨葬品等。其中楊馬墓地是一處宋代家族墓地,其墓主可能是趙姓或楊姓的官員。桐梓夜郎境內發現的宋墓絕大多數是石室墓,年代應在南宋中晚期,其出現與夜郎縣的設置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這些宋墓的墓葬結構均為仿居室結構,由墓壙、石室和墓外設施三部分組成。李飛先生指出,桐梓夜郎宋墓流行夫妻合葬,墓地選址受到了強烈的風水觀念的影響,同時具有濃郁的道教色彩,墓葬的風格與四川宋墓屬於一個大的體系,應受蜀地石構墓影響後才出現的。

與會代表就楊馬墓地的傳說、墓主姓氏與當地現今居民主要姓氏的關係等問題進行討論。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剛先生介紹2006~2007年度該所開展的系列考古工作及收穫。該所這兩年工作主要集中在長江幹流、烏江流域、酉水流域、嘉陵江流域四大流域。長江幹流在2006、2007年共進行12個項目發掘,在忠縣老鴰沖墓群、涪陵陳家嘴遺址、武隆土坎遺址、豐都冉家路口墓群都有新的考古發現。其中以在忠縣老鴰沖西漢早中期公共墓地最為重要。烏江流域,對鄒家壩遺址和清源遺址進行發掘,獲得一批遺跡、遺物,填補了烏江流域考古發現的空白,認識到烏江流域在古代西南區域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義。酉水流域通過考古調查並對筆山壩遺址進行了發掘,獲得一批屬於大溪文化時期的遺跡和遺物,對大溪文化的分佈範圍有了新認識。嘉陵江流域發掘了釣魚城古隧道、爐堆子窯址、草樹土遺址,出土一批遺跡、遺物,特別是在爐堆子發現龍窯,比較特殊。該所目前有多個工地還在繼續發掘,期待著有更多的考古發現與西部考古同行交流分享。

與會代表就清源遺址的文化屬性、釣魚城古隧道與釣魚城攻守方的關係等進行討論和交流。

2、嶺南地區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謝光茂先生介紹了廣西在2005年百色舊石器考古的新發現及收穫、意義。其獲取的成果體現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總共出土石製品約2萬件,玻璃隕石450餘件,發現三處用火遺跡、一個大型石器製造場和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石器分布面;第二,在原生的網紋紅土地層出土了手斧和玻璃隕石;第三,在不同階地以及同一階地的不同地層都出土了原地埋藏的石器;第四,獲取百色盆地第四紀地質地貌的資料。此次發掘為解決手斧層位、手斧年代、分期、階地序列等問題將帶來了突破。

與會者就百色手斧、玻璃隕石、網紋紅土等問題開展熱烈討論。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楊清平先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2006年廣西在潯江流域開展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成果和收穫。通過對平南的相思洲、桂平的上塔、長沖根、長沖橋、大塘城、龍門灘、油榨等遺址發掘,獲得大量的陶片和石製品及一批遺跡。各遺址陶器早晚關係明顯,年代序列清晰,大致構建了潯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序列。目前看來,該流域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可分為相思洲、上塔、大塘城三個類型。相思洲類型約距今8000年,以相思洲文化遺存為代表。上塔類型約距今6000~7000年,以上塔、長沖根、長沖橋文化遺存為代表。大塘城類型約距今5000~6000年,以大塘城第一期文化遺存和油榨文化遺存為代表。相思洲類型屬於一種相對獨立的原始文化類型,其源流目前並不清晰;上塔類型與頂螄山文化有一定關係,但其源頭還不是很清晰;大塘城類型和上塔類型關係比較密切,是在繼承和發展上塔類型基礎上並融合邕江、郁江和黔江流域諸多原始文化因素而形成。另外也對該地區的史前時期的生業模式及與貝丘遺址關係提出了看法。

與會者就潯江流域史前文化與紅水河流域的關係、廣西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線索及面貌、早期陶器和農業起源關係等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深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海榮先生介紹了近期鹹頭嶺遺址發掘的成果和意義。在2006年的發掘中,因解決了沙丘遺址固沙難題,地層清晰可靠,遺物和遺跡的層位清楚,可以把近期鹹頭嶺遺址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分為三期五段,其中Ⅰ、Ⅱ、Ⅲ段為一期,Ⅳ段為二期,Ⅴ段為三期,一期年代約距今6500~7000年,二期年代距今6200年前後,三期年代距今6000年前後或稍晚。通過對鹹頭嶺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分期和年代研究,既為環珠江口地區相關遺址的分期、斷年奠定了基礎,也為環珠江口地區大約距今6000至近7000年的考古學文化了樹立一個可以參考的重要尺規,同時為探尋嶺南和嶺北地區原始文化關係提供了線索。根據比較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湖南的高廟文化和湯家崗文化曾發生密切聯繫和交往,其交往路線大致是經長江水系的資江進入珠江水系,順江而下到達珠江口,環珠江口原始文化晚期則逆西江而上經桂江、灕江進入資江。

與會代表就距今6000年以後史前文化材料缺少的原因、文化傳播路線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3、西北地方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的王輝先生介紹由五家單位組成的“早期秦文化研究”課題組的考古新發現和新認識。自2004年在西漢水上游的考古調查以來,發現了大量的周秦時期與秦人相關的遺存,對秦人的早期活動中心區及其與寺窪文化的關係有了認識。2005年對禮縣鸞亭山漢代祭天遺址發掘,為尋找早期秦人祭天遺址“西畤”提供了重要線索。2006年度大堡子山遺址發掘的21號建築基址和祭祀遺址,明確了建築基址的性質和年代,並對祭祀遺址有了初步認識。大堡子山遺址發掘成果,對於確定被盜大墓的墓主和研究當時的建築制度、禮樂制度、銅器鑄造工藝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在張家川馬家塬發掘的戰國墓葬,出土了一批隨葬品,從包含有北方草原文化、西方文化、秦文化、西戎文化等多種文化因素判斷,該墓地有可能是戰國晚期秦人羈縻下的一支戎人貴族或其首領的墓地。

與會代表就早期秦文化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早期秦文化與戎狄文化、馬家塬戰國墓出土玻璃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專題研究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珍先生介紹了廣西目前先秦岩洞葬的發現與研究。廣西先秦時期岩洞葬目前有18處,主要分佈在廣西西南部的左、右江流域,中北部的紅水河流域、柳江支流龍江流域和東北部的湘江、灕江、賀江流域,以西南部的左右江流域數量最多。大致分為五期,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末段,隨葬品以陶器、石器為主,陶器流行圜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石器以有肩石器為主。第二期為商代早期或略早,隨葬品以陶器為主,流行圜底器和圈足器。第三期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隨葬品以陶器、玉石器為主,流行陶圈足器。第四期為西周中晚期,陶器流行圜底器和高圈足器,出現卜骨、蔔甲。第五期為春秋戰國時期,隨葬品以青銅器為主。廣西先秦岩洞葬主要源自於廣西南部、西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是從晚期新石器文化中演變而出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岩洞葬是在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獨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埋葬習俗。

與會代表就岩洞葬規模、葬俗、葬式、人骨數量、分佈區域、陶器的製作技術、與同時期墓葬的比例與關係、蔔骨、玉器、分期、先秦岩洞葬和後期岩洞葬關係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高成林先生對恭城秧家、賀縣龍中二墓出土青銅器與湖南湘江流域的進行比對,以期揭示先秦時期湖南與廣西的交通路線。高成林認為,二墓出土的大部分銅器形制與湖南湘江流域出土的春秋同類銅器十分相似,因此銅器來源有可能來自湖南地區,或者至少是在其影響下出現,其墓主有可能不是本地人而是外來的;湖南春秋時期的青銅器與吳越有關,而與楚人無關;先秦時期湖南與廣西之間的交通路線至少有兩條:一條是溯湘江而上,進入灕江,另一條是由湘江進入瀟水,溯流而上,然後翻過萌渚嶺之間的隘口進入賀江。

與會代表就龍中墓葬的年代判斷、葬俗、文化屬性、淵源關係等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陳劍先生通過研究岷江上游的先秦石棺葬資料,提出“營盤山類型”的命名。他依據地貌將石棺葬劃分為河谷平原型、階地型、臺地型、坡地型諸類型;依據墓葬頭箱的有無及數量把墓葬分為四類;其葬式則有仰身直肢葬和二次撿骨葬,可能存在解體葬。墓葬的發展進程根據器物特徵的變化,可以初步分為二期五段:第一期I段屬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第一期II段為春秋中晚期;第二期III段為戰國早期;第二期IV段為戰國中期;第二期V段戰國晚期。其文化因素以本地土著為主,也有外來文化因素,具體而言有土著、蜀文化、寺窪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五組文化因素。陳劍認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傳播是以茂縣縣城所在河谷平原為分佈中心,未南下進入四川盆地,而是在西漢時期開始沿支流雜谷腦河向西進入大渡河及青衣江流域。其傳播方向與路線與史前時期彩陶在本地區的傳播相似,這一現象背後的文化資訊值得深入探討。

與會代表對先秦石棺葬文化的來源、形成、屬性、文化因素,以及與秦漢時期的區別及原因、漢文化影響、秦文化及周邊文化的關係等問題進行討論和廣泛的交流。

四川大學李永憲先生以西藏昌都卡若遺址為例,對西藏史前農作物的兩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一是生業模式問題。2002年卡若遺址新發現的動物材料表明,動物來源已經超出遺址狩獵區範圍,這與卡若遺址的石質工具歷時性變化相對應。因此從卡若遺址看,農業轉向畜牧業的生業模式中,是否存在農業、狩獵並存的可能?二是西藏高原農業問題。認為西藏高原在史前時期出現作物轉換,大約距今5000~6000年,粟類作物進入高原,距今3500~4000年高原出現農作物混種,距今3000年麥類、青稞完全取代粟類作物,西藏高原成為麥類、青稞傳統種植區。現代的藏族人口分佈、農作物產量分佈、西藏高原農業區劃、自然地理區劃分析,與史前農作物傳播和最後形成的作物格局有一定關係,而這種格局有可能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形成。

與會代表就昌果溝遺址、卡若遺址的作物來源方向、與周邊文化的關係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廈門大學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的吳春明先生通過民族志材料並結合考古資料,討論了中國東南與太平洋的史前交通工具問題。吳春明指出,從民族志材料看,百越先民與南島語族有密切關係,其文化傳播的路線應該從海上傳播的,其海上交通工具可能是民族志記載中的帶帆的邊架艇獨木舟。從考古學材料看,與蕭山跨湖橋出土的獨木舟共存的附材,應是獨木舟的邊架艇,另外,獨木舟旁出土的竹席,可能是用作風帆。這些材料對於探索我國東南史前航海工具具有重要的啟發。

吳春明先生的新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與會代表就貴州民族志材料中的獨木舟的功用、中國沿海獨木舟出海的可能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國際合作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周志清先生介紹了合作開展“早期鐵器與中國西南古代社會的發展”課題的目標、意義、內容、成果。該課題試圖通過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西南地區早期鐵器的產生、發展、製作工藝、冶煉規模、分佈範圍的深入研究,對於認識鐵器的出現在西南地區古代社會複雜化進程中作用及古代西南地區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原文化對西南地區的影響以及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關係有重要研究價值和意義。為了達到預期研究目標,課題組制訂了分三個階段,共計九年的合作研究計畫。課題內容包括:成都平原早期鐵器的研究、西南早期鐵器的系統研究、西南早期鐵器的冶煉技術與工藝研究、早期鐵器文物的保護與研究。通過2006~2007年對蒲江境內的冶鐵遺址開展調查和試掘工作,課題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也總結了經驗,認為冶鐵考古應該以田野發掘和室內整理分析並重,運用現代科技分析手段,揭示古代社會不同時期的冶鐵水平和人們對自然規律及自然科學感性或理性的認識水準。

與會代表就成都平原早期鐵器的冶煉遺址、鑄造遺址、原料、礦山、漢代文化傳播路線與鐵器關係等問題進行研討。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顏勁松先生介紹了中美成都平原考古調查課題的進展情況和主要收穫。該課題由採用地方和國內外大學多單位合作方式,計畫三年完成。目的通過尋找一種方法,弄清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至漢代聚落遺址的空間分佈及變遷,解釋成都平原古代社會複雜化進程、古代社會文明特徵和社會特徵,通過統計學、概率學計算,運用GPS和GIS系統,觀察其變化規律。課題05年開始,調查方法主要採用常規調查方法和拉網式調查,一般5人為一組,左右相隔50米,50~100米屬於各組的調查範圍,發現文物點用GPS定點,另外採取隨機鑽探,其鑽探採用美國的鑽探工具(Augering)。06~07年度的鑽探以郫縣古城為中心,採用放射狀鑽探,這樣可以控制更大的範圍。兩次調查共發現寶墩遺物243處、商州時期744處、漢代遺物2255處,調查過程中採用多學科合作方式。另外也對此次調查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完善。

與會代表就勘探方法及成果等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以往西南地區的國際合作考古,幾乎都是“請進來”,沒有能夠“走出去”。四川、陝西兩省考古學家在越南的考古工作自然會引起同行的關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高大侖先生介紹了2006年該院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合作考古發掘專案的情況。該專案是中越首次成功進行聯合考古發掘,其緣起是青銅至鐵器時代,越南北部與四川地區文化的某些相似性或一致性;目的是為了研究從漢中盆地、四川盆地、越南北部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關係,特別是三星堆文化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項目合作的主要內容是對義立遺址的發掘。義立遺址位於越南北部永福省永祥縣義興社義立村,地處紅河與瀘江沖積平原的一級臺地上,發掘地點選定在A地點寺丘,發掘面積131平方米。遺址屬於馮原文化時期,發現的遺跡有灰坑、墓葬、柱洞;出土遺物主要包括陶器、石器和玉器。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手制、輪制兼有。陶器紋飾極其發達,發現有個別彩繪陶。紋飾種類豐富,以繩紋為主,各種變形雲紋、勾連雲紋和S形紋是其特點之一。陶器流行圜底器和圈足器。玉石器絕大部分為磨制小型石器,製作精美。經初步整理,義立遺址部分陶器與廣西那坡感馱岩遺址二期遺存出土的同類器物相似,其年代範圍約距今3500~2800年之間。

學術討論會結束後,北京大學孫華教授代表會議的主辦方發言,對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為會議所做的周到安排,對各位代表積極參會表示感謝。他說,會議交流了西部地區的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新成果,代表們對一些問題提出不同看法和有益的建議,這些寶貴意見對今後繼續深化認識,提高研究水準,尤其對今後發掘報告的編寫發佈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次會議提出的新的研究課題,為今後西部地區的區域考古合作拓寬了思路。明年的西部考古協作會是第五屆,會議還將邀請國外學者參加,引進他們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想,將西部地區考古研究不斷地引向深入。會上宣佈第五屆西部考古協作會由雲南省考古研究所承辦,雲南省考古研究所劉旭副所長代表楊德聰所長向與會代表發出了盛情邀請。大家一致認為,這次會議開得很好,取得了預期的成果,並希望西部考古協作會越辦越好。

 

 

附:“第四屆西部考古協作曁中國西南及相關地區史前文化研討會”學術報告名錄(按大會發言順序排列)

1、閔銳:《大理銀梭島貝丘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穫和意義》

2、張合榮《貴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地域特徵分析(以陶器和石器觀察為主)》

3、周志清:《早期鐵器與中國西南古代社會發展——以成都平原為中心》

4、蔣志龍:(1)《從黑瑪井出土漢代文物看滇粵(桂)之間的交流》

2)《雲南澄江金蓮山古墓葬》

5、李飛:《貴州桐梓夜郎宋墓發掘新收穫》

6、陳劍:《營盤山類型——岷江上游先秦石棺葬文化》

7、吳春明:《中國東南與太平洋的史前交通工具》

8、方剛:《2006——2007年度考古收穫》

9、謝光茂:《百色盆地舊石器考古新收穫》

10、楊清平:《潯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新發現》

11、李珍:《廣西先秦岩洞葬的發現與研究》

12、高大侖:《走出國門——中越首次成功進行聯合考古發掘》

13、李永憲:論西藏史前農作物的兩個問題——以卡若遺存為例

14、顏勁松:《成都平原考古調查》

15、高成林:從恭城秧家、賀縣龍中二墓看先秦時期湖南與廣西的交通路線》

16、李海榮:《近期鹹頭嶺遺址發掘的成果和意義》

17、王輝《早期秦文化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