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返回

北大助力泉州申遗,践行考古新理念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7日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

 

7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泉州是10-14世纪空前繁荣的亚洲海洋贸易网络东端的商贸中心,也是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曾以东方第一大港闻名于世。该系列遗产反映了泉州由港口、城市和腹地联动发展的整体繁荣景象,展现出宋元时期泉州围绕海洋贸易活动所形成的高度整合的区域空间——经济——社会系统,揭示了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多元繁荣的杰出发展智慧。泉州作为10-14世纪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港口的典范,对该时期亚洲海洋贸易的繁荣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宋元泉州是当时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此次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包含22个遗产点,包含了为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行政管理机构遗址、由城门、城墙、路网、桥梁、码头、航标塔构成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水陆交通网络、多元社群共存的宗教建筑和造像、陶瓷和冶铁手工业商品生产基地等,完整体现了宋元泉州高度整合的产、运、销一体化的海外贸易体系以及支撑其运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社会系统。此次申遗项目中新增6个遗产点,分别为安平桥、顺济桥、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德化窑遗址,新增遗产点中突出了考古遗址的重要性,丰富了泉州在交通、制度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内涵。其中,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担。

 

 

田野下的千年炉火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下草埔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东南约800 米的一处山坡上,属五阆山余脉,下草埔为该地地名。遗址所处尚卿乡在宋代为安溪县金田乡龙兴里,明清时期分属兴一里、兴二里。遗址所处青洋村古称“青阳”,地理位置与明嘉靖《安溪县志》所载“清洋铁场在龙兴里,宋熙宁开,今废”、“宋产铁之场在……安溪曰青阳”相符。以青洋村为中心,包括周边的科名村等地,通过调查发现多个冶铁遗址点、炉渣堆积地点,宋元时期的冶铁遗存分布集中、丰富。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位置图 高勇制图

 

2019年10月10日,在国家文物局统筹下,在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文旅局和安溪县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前期细致的调研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下草埔考古队正式入驻尚卿乡青洋村下草埔。此后近三年来,我们在下草埔持续开展了3个季度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

 

下草埔遗址的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担任考古领队,发掘成员主要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时期考古、科技考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北大师生在下草埔遗址内共计发掘2000余平方米,揭露了6处宋元时期的炼炉、3处房址以及板结层、石台阶、石墙、护坡等性质、功能各异的多类型遗迹,发掘所得遗物包括陶瓷片、冶炼遗物、铜钱、金属器等,这些内涵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共同呈现出了一处冶炼与居住结合的手工业聚落的图景,为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考古的重要收获。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炉渣与积铁是宋元时期泉州安溪兴盛的冶铁手工业的实证,经分析检测表明,遗址内块炼铁、生铁冶炼两种古代冶铁技术体系并存;宋元地层内出土的墨书瓷片记录了工匠的姓氏、展现出了冶炼工匠群体的复杂性;建盏和莲瓣纹瓦当等相对高等级的生活、建筑用具则勾勒出了官署或铁场管理者存在的线索。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航拍图 李佳胜摄

 

在发掘过程中,下草埔考古队的成员们充分利用工作间隙,对下草埔遗址为核心的周边区域进行区域考古调查,踏查了多个冶铁遗址点、古代矿洞、道路、水系,使我们了解到文献中所记载的“青阳铁场”可能并非高度集中的冶炼场,而是在依靠矿脉、水源、山林,临近道路、聚落的多个地点同时或相继作业,以生生不息的鲜活姿态在群山之间繁衍着。国家意志的引导之下,“青阳铁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贸易,将一切生产资料物尽其用。在现尚卿乡青洋村为核心的广袤区域内,先民开凿矿洞,采矿作业,焖烧木炭,升炉冶炼,粗锻成型,将产品投入贸易链条,循古道走出延绵不绝的山脉,至安溪林立的渡口,顺流而下、舳舻千里,在泉州港集散,成为大宗船货,在风帆庇佑下走向海的彼岸。

 

 

 

下草埔考古队员李佳胜、梁硕、方立阳进行古道、古代矿洞调查、测绘工作 何康、张周瑜拍摄

 

 

深耕田野、坚持创新

北大考古的田野实践

 

田野考古是一场逆过程的追溯和探索,在艰苦的野外作业下,考古队时刻谨记“复原古代社会”这一学术使命。面对一处呈多层台地面貌的遗址,如何解释它的形成过程,是摆在考古队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基本方法指导下,北大下草埔考古队严格遵循田野考古规程,厘清地层关系,将遗迹单位内出土遗物分类整理,针对下草埔遗址多层台地的堆积特性,引入台地编号手段结合地层分析,在现有的考古信息中试图将立体形态遗址背后的时间信息进行解读。一柄手铲循环往复,将所学照映在沉默的土地上,队员们每日不停地探讨和交锋,叩问尘埃之下、文字之外的历史真相。

 

考古队员自律严谨、刻苦钻研、拼搏向上的精神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年来,考古队出色地工作成果和真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各方的尊重,他们说,考古队员生活上的热情洋溢与工作上专业态度改变了他们对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博士生李佳胜在三个发掘季度中坚守下草埔遗址,负责调度遗址现场考古工作,在与民工的交流中他学会一口“散装”闽南语,成为了村民中广受欢迎的“李博士”。2018级博士研究生何康田野考古经验丰富,谙熟福建地区考古资料,是考古队的中坚力量。2019级硕士生方立阳独当一面,承担起了遗址现场的分析检测科研任务,将下草埔遗址的研究成果支撑起了自己的学位论文。2018级硕士生梁硕、李晓敏在升学、就业压力之下承担考古发掘、绘图的重任。高勇、蒋子谦、戴伟、郭婧、杨文悦、李博含、秦若晨等在校研究生,在发掘资料的数字化整理中各展所长。队员们每日早起,驱车前往工地,到了工地呼唤民工就位,架设测绘仪器,开始一天的发掘工作。直到日光偏斜,收拾好行囊的大家又匆匆作别晚霞,在夜晚伴着虫鸣鸟啼整理当日的发掘资料、召开每晚例会、制定明日的发掘工作计划。下草埔上空的云朵,夜晚闪耀的猎户座,每一寸被记录下的地层,已成为每位队员心中的无法磨灭的田野记忆。

 

 

前排左起:李佳胜、梁硕、李晓敏、张周瑜(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生)、方立阳、高勇;后排左起何康、青洋村村委会主任余景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黄必应、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风、考古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沈睿文 李佳胜拍摄

 

 

下草埔考古队布方工作照

左起:何康、方立阳、李佳胜、高勇 张周瑜拍摄

 

 

 

 

下草埔考古队员发掘工作照 张周瑜、李佳胜拍摄

 

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考古也是常为新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发掘的背后,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多年来致力于交叉学科建设的深厚积淀。在坚守田野考古一线工作的基础上,新兴科技手段成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必修课。下草埔遗址是青年考古学子的学术“试验田”,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全程参与本次考古工作,结合地层关系,对遗址的木炭样品、冶金遗物(矿石、炉渣等)及土壤进行分层、分类的系统筛选、采样工作。下草埔考古队遗址现场搭建冶金考古实验室,队员们在考古现场清理遗迹,在工作站内制样、分析,通过金相实验判读冶炼遗物的技术类型。数十个木炭样品在明确的遗迹单位中被细心采集,送往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进行碳十四测年,为遗址的绝对年代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考古队使用便携式XRF和扫描电镜对炉渣、矿石、陶瓷釉面、胎体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宏观的遗迹现象结合微观的分析检测,为遗址的年代信息和性质判断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此外,考古队员使用无人机与相机对遗址、遗迹进行三维建模;基于网络环境尤其是互联网的协同工作,实现了遗址现场和学校数字实验室的云计算、云服务模式;运用GIS技术进行区域调查,将田野考古数据资料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手段将下草埔遗址发掘所得庞杂的考古信息分类整理,形成一个具有完整链条的考古学背景信息数据库。

 

 

 

下草埔考古队队员进行冶金考古实验 何康拍摄

 

下草埔遗址出土的冶炼遗物中反映出了何种技术面貌?下草埔出土陶瓷器的窑系构成与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下草埔遗址的历史内涵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宋元泉州城市发展的手工业生产要素?晋江上游的手工业遗址如何与泉州港之间产生联系?随着田野考古的结束,室内整理的开展,在繁琐细致的整理工作和研究过程中,这些问题的答案渐露端倪。下草埔考古队的队员秉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精神要求,结合考古所见,对遗址内的冶炼遗物、陶瓷器以及下草埔遗址所见的社会历史信息展开探讨,将我们思考与感悟落笔成文,回应着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学术使命。整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发掘成果尽快与世人面世,下草埔考古队们在课业负担下积极承担报告撰写和科研任务,推动下草埔遗址考古报告的出版。20192020年两个发掘季度的考古发掘收获与考古队员的研究成果,汇成一部厚重的《安溪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度考古发掘报告》,已于20216月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下草埔考古队队员何康进行考古发掘资料室内整理 李佳胜拍摄

 

 

《安溪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书影

 

下草埔考古的师生亲历下草埔遗址田野发掘、学术研究和保护开发的全过程,从遗址的调查、钻探、发掘揭露、展示馆规划、展陈设计、落成,到报告的撰写、校对、出版,考古队都深度参与,将北大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贯彻到遗址发掘、保护、利用的完整历程中。我们践行着新时代北大考古的新方式和新理念——从田野发掘、研究走向田野考古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并重的新阶段。不仅关怀遗产的过去、研究遗址的历史,也关注遗产的现在与未来,时刻推动公众考古,普及文物保护理念,将遗产与当代社会深刻、紧密联系,积极探索考古文博工作跟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融合。

 

 

世界文化遗产发现、保护、

利用之路中的北大考古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掘深化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明珠、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遗产内涵。东方大港的内陆腹地,广阔的晋江上游地区,山川之间的铁制品循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线,走向海洋商贸。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泉州此次成功申遗更是饱含了深远的现实价值。

 

在建党百年的2021年,中国考古学也迎来了自己的100周岁。在过去的百年里,北大考古走在学科建设的前沿,在建立学科话语、建设中国学派、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实践中勤奋耕耘。重大考古科研项目如夏商周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中北大人的身影引人瞩目,北大考古人一直走在现代人起源农业起源早期文明进程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历史的重大课题的最前线。在田野考古的教学实践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持、参与的考古项目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与实践中,北大人也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科建设中,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文物建筑等学科与专业方向内师资力量雄厚。严谨治学的态度,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对重大学术课题的持续耕耘,是北大考古频频为推动中国考古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做出重要的基石。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申遗文本写作提供了学术支持。

 

此次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完成了对遗产点之一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的发掘,在本次申遗工作构建以海外贸易体系及多元社会结构为核心脉络的价值特征、完善遗产价值要素体系交出了圆满的答卷。安溪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使得它在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表明以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为代表的古代青阳冶铁遗址群的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是一项值得、同时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为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安溪设立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和考古工作站,制定长期工作计划。在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时代契机下,以该研究中心和工作站为平台,北大考古将进一步深化长期合作关系,与安溪人民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安溪的绿水青山,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尽责尽力。

 

国家、省、市、县、乡、村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世界文化遗产自身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社会各界对于文化遗产的自发保护与传承,体现出了泉州、安溪地区文化遗产与社会体系紧密共生的特点和自古以来拼搏进取、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左三)视察下草埔遗址发掘现场 何康拍摄

 

 

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考察发掘工地后在原工作站合影 梁硕拍摄

 

前排左四福建省考古所研究员栗建安、左五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左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右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沈睿文、右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姜波、右二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右一安溪县副县长林毅敏;

后排:左一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处长黄晓帆、左五泉州市文旅局局长陈惠平、左六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吕秀家、右五时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刘洋、右三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何经平、右二安溪县文旅局局长傅伟明;

 

时任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右二)、时任安溪县县长吴毓舟(右三)、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右四)考察发掘现场 何康拍摄

 

安溪青阳下草埔遗址体现的中国古代的钢铁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史、科技史的重要贡献。依靠手工业经济商品,通衢海路,在多元并包的文化背景下发展海洋商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揭示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成就对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

 

通过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考古能力与学科建设”的教诲,坚定文化自信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北大考古,一直在光明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