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物

返回

《金道瓷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书名:金道瓷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丛书名: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稽古系列丛书之二
作者:黎海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定价:78
ISBN:978-7-5325-8821-3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历来为学界所关注。由于出土数量有限,又多见于高等级遗址中,不少学者认为其源于南方地区。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但仔细梳理可发现仍有如下缺憾:
        首先,大部分研究以原始瓷器为对象,对于印纹硬陶的关注较少,尤其缺乏两者间关系的讨论。两类器物在类型、制作工艺、使用、来源上的异同,以及其与普通陶器、白陶等器物的关联均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学界关注的焦点是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对于产地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造成基础分析工作的缺乏。基本的类型学分析,对于器物组合、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够系统。

即便就大家关注的产地问题来说,尽管学界主流的观点是北方地区原始瓷器来源于南方地区,但实际上这仍是一个不能让人满意的结论。北方地区的原始瓷器是否有着统一来源?南方有多个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产区,具体何地是来源地?不同时期来源地是否相同?若有多个来源地,那器物类型与来源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同样的器物在来源地和“消费地”是否存在相同的器用制度?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南方来源”能解答的。
       最为重要的缺憾是研究定位不清、意义深化不足。我们始终认为产地问题的研究仅是一个起点,对于物料流通背后动因的探索以及由此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才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实现南北流通的?流通的方式是贸易是贡赋还是其他?器物类型的选择是定制、是直接挑选还是如何?在南北流通的“瓷路”上,其他资源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甚至说,这一条路本就是“金道”,只是又有“瓷行”?
      我们希望能在“资源与社会”、“中心与周边”、“贸易与互换”这些概念下来对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做全面的讨论。将这两类器物置于资源流通的大背景中考量其意义。从这些角度来说,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对于物料流通和产地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

  
本书研究思路图示

当然以上仅是我们的一些设想,很多想法也是在成文后才逐渐明晰。尽管最终的研究成果与设想相去甚远,但一些初步产生的结论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些方向。我们认为北方地区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历时性变化显著,不同时期差异较大,且与王朝整体格局的变动相关。同样的,产地来源也存在历时性变化的过程。某些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通过中转地转运至中原地区,某些时期则可能采用批量定制再行分配的方式进行生产、流通。一些个案研究表明,来源地与“消费地”的器用制度可能存在差异,中原王朝还可能在不同来源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器物……这些结论中不少为推论,但我们可以确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生产和流通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有着复杂的变化。单一的“某时某地来源说”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本书虽以“金道瓷行”为题,但对于铜资源流通的讨论远远不够,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以此为题,更多的表达了一种设想与期望,希望能摆脱具体产地问题的局限,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看待物料流通。本书成稿无意为原始瓷器的问题“盖棺定论”,仅是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有待来者砥砺。
 
后    记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两位恩师。我对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关注在硕士阶段便已开始。2010年我成为张昌平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对于毕业选题张老师建议由自己探索。这对于初入考古门路的我虽是挑战但无疑助益良多。彼时正在阅读原始瓷器产地研究的文章,貌似“简单”的问题却引来诸多争论,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与张老师商讨以后,决定先以北方地区商时期的材料为中心撰写硕士论文。严格来讲,这应当也是我真正开展一项考古研究的开始。
      硕士论文的写作中,从方法、思路到语言、逻辑,张老师均给予我极大帮助。当论文成稿时,虽不甚理想,但也让我隐约窥见考古的门路。硕士毕业后,我考入北京大学跟随徐天进先生继续学习商周考古。徐老师建议我从资源的视角考量南北的文化互动,除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外,应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思考铜料等其他资源在南北交流中的意义。因此,我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是以“资源与社会”为主题,以铜料、铜器等重要资源为核心。对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研究仅作为参考,来完善和补充资源、文化交流体系。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我又结合南方地区商时期的材料来论述北方材料的产地问题。循着同样的思路,对于西周时期的研究,我也先对北方材料做了系统梳理,再结合南方材料讨论产地。如此,前后共陆续写成四篇文章,基本完成了对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全面梳理。这四篇文章也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内容,本着精简的原则,书中并未做过多的内容扩充。在徐老师的帮助下,本书最终得以出版,虽远未达到老师的期待,但也算为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个简短总结。感谢师妹张亚莉在编辑书稿中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唯有砥砺前行,才不辜负师友期望。
       由于笔者能力不足,又缘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书缺憾较多。笔者的本意是根据考古学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选样标准,对各地材料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型地进行采样,结合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同时对器物进行细致观察,将制作工艺等因素纳入研究中。但这些角度的研究都未能实现。
      另外,本书提出的个别观点也属推测性意见,有待考古材料的证实。但相较于具体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一项研究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是否能在思路与方法上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若这本小书能对考古学中的器物研究起到点滴的积极意义,便也达成笔者的初衷。书中或有疏谬之处,敬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