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重大项目

返回

18、华南砾石工业的发展——以荆州鸡公山等遗址为中心的研究(2009年)

2010-11-14

课题名称:《华南砾石工业的发展——以荆州鸡公山等遗址为中心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幼平

项目批准号:2009JJD780002

项目状态:已结项


近30年来,在华南及邻近地区已有数量众多的旧石器遗址(地点)的发现。从地域上看,它们北起秦岭南麓,南到岭南,以洛南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百色盆地为最。近年来随三峡工程的建设,在长江三峡流域也有大量的发现。而原来作为旧石器空白区的浙江、福建等地,也开始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从时代上看,砾石工业在南方从旧石器早期一直延续至晚期。在末次冰期最盛期,受环境影响,砾石石器曾一度被小石器所取代,但在岭南等地仍得到延续。从文化上看,这些发现多以砾石为主要原料,生产以重型工具为主导的石器组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砾石工业,在中国旧石器南北二元结构中占据半壁江山。与我国北方以及旧大陆西侧相比,华南砾石工业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华南旧石器文化发展特点的深入研究,对于认识早期人类在该地区生活历史,了解中国乃至世界早期人类及其文化演化历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发现的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对华南砾石工业的研究较早的工作多关注文化遗存分类描述,近年来古环境、石器原料等多重因素对史前人类行为与文化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田野考古资料的迅速积累,对华南旧石器发现进行深入研究,全面认识华南旧石器文化发展的进程与特点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多重因素,都已成为华南旧石器考古研究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湖北荆州鸡公山遗址发现于1992年。该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早期到晚期的地层连续堆积以及大量石制品。下文化层为典型的砾石工业,上层则发展为小型石片石器。尤其是下文化层,发现面积近500平方米的生活面,石制品数以万计,并保存了石圈等珍贵的早期人类活动遗迹。这些遗存完整记录了从原料选择、运输、打片、加工、使用及废弃的砾石石器生产操作系统。从该遗址入手,对华南砾石工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打开一扇观察华南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窗口,清楚地认识早期人类在地区的活动历史,使我们对华南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与此同时,鸡公山遗址及周边地区更新世的地层堆积连续,也保存了有关年代学与古环境研究的可靠信息。对鸡公山及相关遗址年代和环境背景的综合研究,亦可以用来构建其发展演化的时空框架和环境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华南其他遗址的概况,了解砾石工业整体的构成与发展历程,进而了解早期人类适应南方特殊环境,在该地区的发展历史。这一研究成果对探索中国早期人类及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