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返回

“早期文明中的权力与信仰”学术沙龙即将举行

发布时间:2015-6-6 16:54:46  浏览量:286  【字体:  

        2015年6月13日,适逢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始于法国,我国于2006年起开始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了配合今年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于2015年6月12日和13日举行“早期文明中的权力与信仰”学术沙龙活动。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目前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览,本次沙龙也将以良渚文化为切入口,在探讨良渚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社会特点的基础上,从与良渚社会比较的角度看其他区域史前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工作。

 

        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活动。沙龙采取发言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也诚邀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广泛参与。

 

 

关于“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活动,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1984年,以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部长J a c k L a n g发起的“历史建筑开放日”为开端。1992年开始,活动时间改为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周末,每一年设定特定的主题,这一做法沿用至今。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公民可免费参观诸多历史建筑、古迹遗址。政府为此会起到主导和协调的作用,凡是涉及到遗产保护的单位和业主,都尽可能敞开大门供观众参观。学术机构也会参与其中,比如法国国家文化遗产学院曾在2006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特别对外开放,放映关于文化遗产修复的电影,举办介绍学院课程和考试的展览,展出学生的作品。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与法国的情况类似,适逢“文化遗产日”当天,各大博物馆、遗产地均会举办贴近群众的特别活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也会设立特定的主题,如2013年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2014年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从活动到主题,均体现了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与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