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返回

唐韵追汉风,蓉城忆未央——历史考古青年论坛(第一届)纪要


发布时间:2015-6-12 16:06:22  作者:金弘翔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浏览量:95  【字体:  

  5月16日至18日,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坛(第一届)”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成都博物院等单位的考古学家、青年学者及相关单位领导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论坛由王煜、赵俊杰和陈晓露三位年轻学者发起,旨在为历史时期考古和相关领域研究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高端平台。17名正式代表和2名学生代表进行了学术报告。由白云翔、齐东方、林梅村、霍巍、魏坚、罗二虎、白彬等学者组成的专家评议组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的学术点评。

 

  从时间跨度上,本次论坛的报告上至战国,下至元明,几乎涵盖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全部时段。厦门大学张闻捷的《文质之辩与战国时代的铜器复古》,讨论了战国时期青铜礼器复古、革新并存的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首都师范大学袁泉的《稽古作新:宋元明鼎形容器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考》则研究了宋以来人们对先秦鼎彝的仿制与追摹现象,同时探讨了这种现象所表现出的复杂而多样的社会动因。

 

  从报告体裁看,不局限于研究论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西北大学任萌的《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遗存调查》,介绍了2014年4~5月和8~10月由西北大学主导的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区域专项考古调查的情况,报告对与游牧民族文化相关的遗存给予了特别关注。社科院考古所王子奇的《甘肃高台地埂坡一号墓札记》一文,以读书札记的形式,细致地考察了墓葬前室刻画的仿地面木构建筑的特征,指出这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结构清晰的建筑梁架形象实物,对讨论我国中古时期建筑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从研究材料来源看,青年学者们关注的材料也是多样的,出土文献、实物、图像等都被学者们纳入自己的研究中。首都师范大学田天的《凤凰山汉墓遣策与西汉初年的丧葬仪式》探究了遣策在丧葬仪式中发挥的作用,赋予遣策历史性,同时又考察遣策制度的更迭,认识到西汉中期丧葬礼仪已逐渐脱离先秦成法,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吉林大学赵俊杰的《长白干沟子墓地的性质与相关问题》在研究讨论该墓地的文化性质基础上,试图在更宽广的视野下探讨战汉之际东北东部地区主要地域集团的动向与社会变迁。四川大学董华峰的《后族、宦官及大族与北魏陇东石窟的营建》材料来源为化政寺(今王母宫石窟)、嵩显寺、北石窟寺、南石窟寺等一批大型佛教石窟。成都博物院的苏奎则在其《汉代猿骑图像的来源与影响》一文中,指出考古发现东汉画像砖上猴子立骑马背的图像并非以往学者认为的“猴避马病”和“马上封侯”寓意,而是山林野趣的艺术化再现。山东大学朱磊的《从考古资料看秦汉时期的北斗信仰》一文则综合运用了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带钩、厌胜钱、解注瓶、斗城、式盘等带有北斗文化的遗物、遗迹来探究当时的北斗信仰。

 

  从研究问题的领域看,本次论坛也是兼容并包。复旦大学马孟龙的《再论“秦郡不用灭国名”——以封泥文字的解读为中心》,运用考古材料肯定了王国维先生“秦国不使用已灭亡的国名作为郡名”这一经典历史地理学问题的合理性。中国人民大学陈晓露的《汉代西域古城形制考》则从考古材料出发,从平面形制、城墙建造技术、与周围聚落关系等多方面考察西域汉代古城的特点。中山大学辛蔚的《契丹小字中的“斡鲁朵”及其相关问题考释》研究了古代少数民族语言学上的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刘未的《昭穆贯鱼:北宋韩琦家族墓地》探讨了宋元时期墓葬的堪舆问题,认为新安村墓地各个墓园之中墓穴位置的选择属典型的昭穆贯鱼葬,同时丰安村貌似杂乱无章的墓葬之间实际蕴含了有序的五音择地观念。

 

  本次论坛的报告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探讨考古材料背后的历史和文化问题。中央美术学院耿朔的《首阳山小考——兼谈魏文帝首阳陵位置问题》就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正史、地志、诗文、墓志等多种史料,着重对“首阳山”及“乾脯山”古今地望及名称进行辨析,为寻找首阳陵提供了信息。四川大学王煜在《汉代镶玉漆棺及相关问题讨论》中,通过梳理考古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的辨析,重新研究了镶玉漆棺的性质、功能和名实等相关问题。两名学生代表庞政和金弘祥分别通过考古材料紧密结合文献材料的方式,发表了对汉画像中通常被称为“羽人饲凤”图像和东汉到南朝时期墓前石柱演变及其意义的新看法。

 

  白云翔研究员和魏坚教授在学术总结中,评价论坛为近年来少见的高水平、高标准和具有深远意义的青年学术论坛,并鼓励青年学者将此论坛继续办下去。霍巍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期望该论坛能成为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平台,一面旗帜和一种荣誉,逐渐形成和引导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学派”特色,为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报告结束后,青年学者们对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论坛将来发展的总体方向、规格和相关规章制度,达成了今后继续走高水平、小规模、多学科交叉和主题式路线的一致认识。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背景。开拓和扩展将来学术的新兴领域,既是青年学者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青年学者的时代责任。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学应在注重田野发掘的同时,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探索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次论坛主题“文物、文献与文化”即希望研究中能做到三位一体,以考古材料为中心,结合文献材料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真正做到透物见人,将物质文化的研究上升到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

 

  论坛初定为两年召开一次,第二届将于201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